(1)一筐梨的質量等于 30 個梨的質量,1 個梨的質量等于$\frac{6}{5}$個蘋果的質量。這一筐梨的質量等于多少個蘋果的質量?
答案:36 個
解析:
$30×\frac{6}{5}=36($個)
答:這一筐梨的質量等于36個蘋果的質量。
(2)一套西裝的價格是 1800 元,其中褲子和上衣的價格比是$2:7$。褲子和上衣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
答案:褲子:400 元 上衣:1400 元
解析:
總份數(shù):$2 + 7 = 9$
每份價格:$1800 ÷ 9 = 200$(元)
褲子價格:$200 × 2 = 400$(元)
上衣價格:$200 × 7 = 1400$(元)
褲子:400 元 上衣:1400 元
(3)媽媽的年齡是小紅的 3 倍,媽媽比小紅大 24 歲。媽媽和小紅今年各多少歲?
答案:媽媽:36 歲 小紅:12 歲
解析:
設小紅今年$x$歲,則媽媽今年$3x$歲。
$3x - x = 24$
$2x = 24$
$x = 12$
媽媽的年齡:$3x = 3×12 = 36$(歲)
小紅12歲,媽媽36歲。
(4)學校買回 8 根長繩和 20 根短繩,一共用去 370 元。1 根長繩比 1 根短繩貴 16.5 元,長繩和短繩的單價各多少元?
答案:長繩:25 元 短繩:8.5 元
解析:
設短繩的單價為$x$元,則長繩的單價為$(x + 16.5)$元。
$8(x + 16.5) + 20x = 370$
$8x + 132 + 20x = 370$
$28x = 370 - 132$
$28x = 238$
$x = 8.5$
長繩單價:$8.5 + 16.5 = 25$(元)
長繩單價25元,短繩單價8.5元。
(5)王敏、李剛和張小星一共有 405 張畫片,王敏比李剛少 20 張,張小星比李剛少 49 張。三人各有多少張畫片?
答案:王敏:138 張 李剛:158 張 張小星:109 張
解析:
設李剛有$x$張畫片,則王敏有$(x - 20)$張,張小星有$(x - 49)$張。
$x + (x - 20) + (x - 49) = 405$
$3x - 69 = 405$
$3x = 474$
$x = 158$
王敏:$158 - 20 = 138$(張)
張小星:$158 - 49 = 109$(張)
王敏有138張,李剛有158張,張小星有109張。
(6)百貨商店運來 300 雙球鞋,分別裝在 2 個木箱和 6 個紙箱里。如果 2 個紙箱和 1 個木箱裝的球鞋一樣多,那么每個木箱和紙箱各能裝多少雙球鞋?
答案:木箱:60 雙 紙箱:30 雙
解析:
因為2個紙箱和1個木箱裝的球鞋一樣多,所以6個紙箱相當于木箱:$6÷2 = 3$(個)
則總木箱數(shù)為:$2 + 3 = 5$(個)
每個木箱裝球鞋:$300÷5 = 60$(雙)
每個紙箱裝球鞋:$60÷2 = 30$(雙)
木箱:60雙,紙箱:30雙
(7)有 5 輛大客車和 10 輛小客車,正好坐滿 550 人,其中每輛大客車比每輛小客車多載 20 人。每輛大客車和每輛小客車各載多少人?
答案:大客車:50 人 小客車:30 人
解析:
設每輛小客車載$x$人,則每輛大客車載$(x + 20)$人。
$5(x + 20) + 10x = 550$
$5x + 100 + 10x = 550$
$15x = 450$
$x = 30$
$x + 20 = 30 + 20 = 50$
每輛大客車載50人,每輛小客車載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