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填空題。
(1) 把 15 克糖放入 100 克水中,糖與水的質(zhì)量比是(
3:20
),比值是(
3/20
);糖與糖水的質(zhì)量比是(
3:23
),比值是(
3/23
)。
(2) 兩個(gè)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 4 厘米和 6 厘米,它們周長的比是(
2:3
),面積的比是(
4:9
)。
(3) $8:5 = 24:($
15
$) = ($
40
$ ):25 = 32÷($
20
$ ) = \frac{($
80
$ )}{50}$
(4) 一個(gè)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 40 度,它的一個(gè)底角與頂角的度數(shù)比是(
7:4
)。
(5) 甲數(shù)比乙數(shù)少 $\frac{1}{4}$,甲數(shù)與乙數(shù)的比是(
3:4
),乙數(shù)與甲數(shù)的比是(
4:3
)。
答案:(1)3:20,3/20;3:23,3/23
(2)2:3,4:9
(3)15,40,20,80
(4)7:4
(5)3:4,4:3
解析:
(1) 糖15克,水100克,糖與水的比15:100=3:20,比值3/20;糖水15+100=115克,糖與糖水的比15:115=3:23,比值3/23。
(2) 正方形周長=4×邊長,周長比(4×4):(4×6)=16:24=2:3;面積=邊長2,面積比42:62=16:36=4:9。
(3) 8:5,24是8×3,后項(xiàng)5×3=15;25是5×5,前項(xiàng)8×5=40;32是8×4,后項(xiàng)5×4=20;50是5×10,分子8×10=80。
(4)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底角=(180-40)÷2=70度,底角與頂角比70:40=7:4。
(5) 設(shè)乙數(shù)為1,甲數(shù)=1-1/4=3/4,甲數(shù)與乙數(shù)比3/4:1=3:4;乙數(shù)與甲數(shù)比1:3/4=4:3。
2. 化簡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1) 某廠今天出勤人數(shù)與總?cè)藬?shù)的比是 $24:25$。
$24:25$化簡后的比為$24:25$,比值為$\frac{24}{25}$。
(2) 六年級(jí)女生人數(shù)與年級(jí)總?cè)藬?shù)的比是 $60:125$。
$60:125 = 12:25$,比值為$\frac{12}{25}$。
答案:|比| $0.3:0.27$ | $20:25$ | $\frac{3}{10}:\frac{2}{5}$ | $1.6:10$ |
| -- | -- | -- | -- | -- |
|化簡后的比| $10:9$ | $4:5$ | $3:4$ | $4:25$ |
|比值| $\frac{10}{9}$ | $\frac{4}{5}$ | $\frac{3}{4}$ | $\frac{4}{25}$ |
(1) $24:25$化簡后的比為$24:25$,比值為$\frac{24}{25}$。
(2) $60:125 = 12:25$,比值為$\frac{12}{25}$。
3 把下面各比改寫成后項(xiàng)是 100 的比。
(1)某廠今天出勤人數(shù)與總?cè)藬?shù)的比是$24:25$。
(2)六年級(jí)女生人數(shù)與年級(jí)總?cè)藬?shù)的比是$60:125$。
答案:1. 對(duì)于$24:25$:
解:根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frac{a}=\frac{ka}{kb}(b\neq0,k\neq0)$,設(shè)$24:25 = x:100$,則$\frac{24}{25}=\frac{x}{100}$,因?yàn)?25×4 = 100$,所以$x=24×4$,$x = 96$,所以$24:25=96:100$。
2. 對(duì)于$60:125$:
解:設(shè)$60:125 = y:100$,根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frac{60}{125}=\frac{y}{100}$,先對(duì)$\frac{60}{125}$化簡,$\frac{60÷5}{125÷5}=\frac{12}{25}$,又因?yàn)?25×4 = 100$,則$y = 12×4$,$y = 48$,所以$60:125 = 48:100$。
綜上,(1)$96:100$;(2)$48:100$。
1. 先估計(jì),再量一量、填一填。(單位:厘米)

圖中涂色部分的長度與空白部分的長度的比是(
3∶1
),比值是(
3
);空白部分與全長的比是(
1∶4
),比值是(
$\frac{1}{4}$
)。
答案:3∶1 3 1∶4 $\frac{1}{4}$
2. 李老師統(tǒng)計(jì)了四名學(xué)生跳繩的個(gè)數(shù)和時(shí)間。先寫出跳繩個(gè)數(shù)與時(shí)間的比;再化簡后求比值,看看哪名學(xué)生的跳繩成績最好。

180∶2 90 240∶3 80 60∶0.5 120 75∶1 75 趙芳的跳繩成績最好
答案:180∶2 90 240∶3 80 60∶0.5 120 75∶1 75 趙芳的跳繩成績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