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
有
誤
的一項是 (
D
)
A.東
臨
碣石 臨:到達,登上
B.歌以
詠
志 詠:詠嘆
C.海日
生
殘夜 生:升起
D.枯藤老樹
昏
鴉 昏:昏黑
答案:D 【解析】 昏:黃昏。
2. 下列句子中,朗讀停頓劃分
有
誤
的一項是 (
C
)
A.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B.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C.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D.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答案:C 【解析】 正確的劃分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3. 理解性默寫。
(1)《觀滄?!分?描寫草木欣欣向榮景象的詩句是:“
樹木叢生
,
百草豐茂
?!?br>(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以兩種富有時令特征的事物描繪南國暮春景象,烘托出哀傷愁惻的氣氛的詩句是:“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
聞道龍標過五溪
?!?br>(3)《次北固山下》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詩句是:“
潮平兩岸闊
,
風正一帆懸
?!?br>(4)《天凈沙·秋思》中,運用一連串名詞,勾畫出一幅絕妙的圖畫的句子是:“
枯藤老樹昏鴉
,
小橋流水人家
,
古道西風瘦馬
。”
答案:(1)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2)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3)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4)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4. 下列說法中,
不
正
確
的一項是 (
B
)
A.《觀滄?!肥且皇讟犯?作者曹操,字孟德,東漢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B.《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所作的五言詩,題目中的“次”意為“到”。
C.《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詩人李白因好友王昌齡遭貶而作的七言詩。
D.《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馬致遠,號東籬,元代戲曲作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答案:B 【解析】 “次”是“停宿”的意思。
5. 詩歌運用多種手法描寫登臨碣石山所見之景,請任選一種,結合相關詩句簡析其效果。______
示例一: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如“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這兩句詩,描寫出海水蕩漾、山島聳立的景象,突出了大海的波濤洶涌。 示例二: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如“山島”“樹木”“洪波”等為實景,“日月”“星漢”為想象之景,表現(xiàn)出大海的遼闊和神秘,營造了一種開闊的意境。
6. 下面這幅圖可以作為本詩的配圖嗎?請結合相關詩句、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等簡述理由。

______
可以。圖中大海波濤翻涌,山崖陡峭,樹木叢生的景象與詩句“水何澹?!薄昂椴ㄓ科稹薄吧綅u竦峙”“樹木叢生”相吻合,也符合本詩開闊的意境。圖中主人公牽馬遠眺的神情、氣度與詩人創(chuàng)作本詩時的背景相吻合。
答案:5. 示例一: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如“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這兩句詩,描寫出海水蕩漾、山島聳立的景象,突出了大海的波濤洶涌。 示例二: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如“山島”“樹木”“洪波”等為實景,“日月”“星漢”為想象之景,表現(xiàn)出大海的遼闊和神秘,營造了一種開闊的意境。
6. 可以。圖中大海波濤翻涌,山崖陡峭,樹木叢生的景象與詩句“水何澹?!薄昂椴ㄓ科稹薄吧綅u竦峙”“樹木叢生”相吻合,也符合本詩開闊的意境。圖中主人公牽馬遠眺的神情、氣度與詩人創(chuàng)作本詩時的背景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