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街心花園里栽種了月季和雛菊共280棵,月季和雛菊的棵數(shù)比是$5:2$,雛菊有多少棵?列式正確的是(
B
)。
①$280÷(5+2)×5$ ②$280÷(5+2)×2$ ③$280×\frac{5}{5+2}$ ④$280×\frac{2}{5+2}$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提示】由題可知雛菊的棵數(shù)占2份,因此選項①和③錯誤,故選B。
3. 成年人的足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某小區(qū)發(fā)生盜竊事件,在犯罪現(xiàn)場有一個長24厘米的足印。經(jīng)過偵查,鎖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根據(jù)下面的身高信息,這四人中,嫌疑最大的是(
D
)。
A.劉一180厘米
B.趙六175厘米
C.王五158厘米
D.吳九169厘米
答案:D 【提示】$24÷1×7 = 168$(厘米),和168厘米最接近的是選項D。
4. 一個長方形遮住了甲、乙兩條線段的一部分,原來甲、乙兩條線段的長度比是(
D
)。
A.$3:2$
B.$4:5$
C.$15:8$
D.$8:15$
答案:D 【提示】根據(jù)題意可知,甲$×\frac{3}{4}=$乙$×\frac{2}{5}$,甲$:$乙$=\frac{2}{5}:\frac{3}{4}=8:15$。
5. 新考法 推理意識 研究表明,長時間不眨眼睛,淚液分泌會減少,導(dǎo)致眼睛干澀、易疲勞。據(jù)統(tǒng)計,人在看書時平均每分鐘眨眼15次,______,人在正常狀態(tài)下平均每分鐘眨眼多少次?如果正確解答此題的算式是$15÷\frac{3}{4}= 20$(次),那么推測橫線上的條件應(yīng)該是(
B
)。
A.正常狀態(tài)下平均每分鐘的眨眼次數(shù)是看書時平均每分鐘眨眼次數(shù)的$\frac{3}{4}$
B.看書時平均每分鐘眨眼的次數(shù)是正常狀態(tài)下平均每分鐘眨眼次數(shù)的$\frac{3}{4}$
C.正常狀態(tài)下平均每分鐘的眨眼次數(shù)比看書時平均每分鐘眨眼次數(shù)少$\frac{3}{4}$
D.看書時平均每分鐘的眨眼次數(shù)比正常狀態(tài)下平均每分鐘眨眼次數(shù)少$\frac{3}{4}$
答案:B 【提示】根據(jù)題意可知,$15÷\frac{3}{4}=20$(次)表示的是人在看書時平均每分鐘的眨眼次數(shù)是人在正常狀態(tài)下平均每分鐘眨眼次數(shù)的$\frac{3}{4}$,把人在正常狀態(tài)下平均每分鐘的眨眼次數(shù)看作單位“1”,故選B。
1. 直接寫出得數(shù)。
$\frac{1}{2}÷2=$
$\frac{1}{4}$
$\frac{1}{4}÷\frac{1}{8}=$
2
$\frac{3}{8}÷\frac{9}{16}=$
$\frac{2}{3}$
$\frac{1}{3}÷\frac{1}{9}=$
3
$\frac{1}{8}÷\frac{3}{8}=$
$\frac{1}{3}$
$42÷\frac{6}{7}=$
49
$\frac{1}{8}×0.125=$
$\frac{1}{64}$
$\frac{1}{2}×\frac{1}{3}÷\frac{1}{2}×\frac{1}{3}=$
$\frac{1}{9}$
答案:$\frac{1}{4}$ 2 $\frac{2}{3}$ 3 $\frac{1}{3}$ 49 $\frac{1}{64}$ $\frac{1}{9}$
2. 化簡比。
$0.6:1.25$ $\frac{1}{8}:0.375$ $\frac{3}{2}$時:45分
答案:$12:25$ $1:3$ $2:1$
解析:
$0.6:1.25=(0.6×20):(1.25×20)=12:25$
$\frac{1}{8}:0.375=\frac{1}{8}:\frac{3}{8}=1:3$
$\frac{3}{2}$時:45分=90分:45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