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 如下圖,把一個組合圖形分成三部分,分別用A、B、C表示,求A部分比B部分大多少平方米。(單位:米)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及減法中差不變的原理。通過將$A$部分比$B$部分大的面積轉(zhuǎn)化為大三角形($A+C$)和長方形($B+C$)的面積差,利用三角形和長方形面積公式求解。
答案:$(50 + 30)×50÷2-30×50$
$=80×50÷2 - 1500$
$=4000÷2-1500$
$=2000 - 1500$
$= 500$(平方米)
答:$A$部分比$B$部分大$500$平方米。
3. 如圖,長方形ABCD中,AB = 8厘米,BC = 6厘米,三角形AFB的面積比三角形FED的面積大12平方厘米,求DE的長度。

答案:3. 8×6?12=36(平方厘米) 36×2÷6?8=4(厘米)
【提示】三角形AFB的面積加上梯形FDCB的面積等于長方形ABCD的面積,三角形FED的面積加上梯形FDCB的面積等于三角形BCE的面積,由條件“三角形AFB的面積比三角形FED的面積大12平方厘米”可知長方形ABCD的面積比三角形BCE的面積大12平方厘米,即三角形BCE的面積=8×6?12=36(平方厘米),可得DE=36×2÷6?8=4(厘米)。
例4 如下圖,大、小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6厘米與4厘米,求涂色部分的面積。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了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通過用兩個正方形面積和減去空白部分面積得到涂色部分面積。
左邊正方形的面積:$6×6 = 36$(平方厘米),
右邊正方形的面積:$4×4 = 16$(平方厘米),
左上空白部分的面積:$6×6÷2 = 18$(平方厘米),
右下空白部分的面積:$(6 + 4)×4÷2 = 20$(平方厘米),
右上三角形部分的面積:$(6 - 4)×4÷2 = 4$(平方厘米),
涂色部分的面積:$36 + 16 - (18 + 20) + 4 = 18$(平方厘米)。
答案:涂色部分的面積是18平方厘米。
4. 如右下圖,大、小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10厘米與8厘米,求涂色部分的面積。

答案:4. 兩個正方形的面積和:10×10+8×8=164(平方厘米)
左上空白部分的面積:8×8÷2=32(平方厘米)
涂色部分的面積:164?32?(8+10)×10÷2?(10?8)×10÷2=32(平方厘米)
【提示】可以用兩個正方形的面積和減去3個空白三角形的面積,求得涂色部分的面積。
5. 邊長分別為3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個正方形按照右下圖擺放,求涂色部分的面積。

答案:5. (5?4)×(3+5)÷2=4(平方厘米)
4×4÷2=8(平方厘米) 8+4=12(平方厘米)
【提示】把涂色部分分成兩個三角形(如下圖)。涂色部分上面的三角形的底是5?4=1(厘米),高是3+5=8(厘米);涂色部分下面的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4厘米。這樣就可以分別求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進而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