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點$M$在$x$軸上,所以點$M$的縱坐標(biāo)為$0,$即$2m - 7 = 0,$解得$m = \frac{7}{2}。$
(2)點$M$到$x$軸的距離為$\vert 2m - 7\vert,$到$y$軸的距離為$\vert m - 2\vert,$由題意得$\vert m - 2\vert = \vert 2m - 7\vert。$當(dāng)$m - 2 = 2m - 7$時,解得$m = 5;$當(dāng)$m - 2 = -(2m - 7)$時,解得$m = 3,$所以$m = 3$或$m = 5。$
(3)因為$MN// y$軸,所以點$M$和點$N$的橫坐標(biāo)相等,即$m - 2 = n。$又因為點$M$在點$N$的上方且$MN = 2,$所以點$M$的縱坐標(biāo)減去點$N$的縱坐標(biāo)等于$2,$即$2m - 7 - 3 = 2,$解得$m = 6,$則$n = m - 2 = 6 - 2 = 4。$
【答案】: 常見橫縱坐標(biāo)關(guān)系及位置關(guān)系如解析所示(具體關(guān)系可根據(jù)上述示例描述)
【解析】: 1. 若點P(x,y)與點P'(x,y+3),則P'是P向上平移3個單位得到的點,位置關(guān)系為P'在P正上方3個單位;2. 若點Q(x,y)與點Q'(-x,y),則Q與Q'關(guān)于y軸對稱;3. 若點M(x,y)與點M'(x,-y),則M與M'關(guān)于x軸對稱;4. 若點N(x,y)與點N'(x+2,y-1),則N'是N向右平移2個單位、向下平移1個單位得到的點。
【答案】: B
【解析】: 1. 首先,觀察點 A(2,-4)和點 B(-4,-4)的坐標(biāo)。 2. 注意到兩點縱坐標(biāo)相同,即 $y_A = y_B = -4$。 3. 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縱坐標(biāo)相同的點構(gòu)成的直線平行于 x 軸。 4. 因此,直線 AB 平行于 x 軸。
【答案】: B
【解析】: 1. 已知點 $ P(1,2) $,且點 $ Q $ 在 $ x $ 軸下方,$ PQ $ 垂直于 $ x $ 軸。 2. $ PQ $ 垂直于 $ x $ 軸意味著 $ P $ 和 $ Q $ 的橫坐標(biāo)相同,即 $ Q $ 的橫坐標(biāo)為 1。 3. $ PQ = 5 $,由于 $ Q $ 在 $ x $ 軸下方,$ Q $ 的縱坐標(biāo)應(yīng)比 $ P $ 的縱坐標(biāo)小 5。 4. $ P $ 的縱坐標(biāo)為 2,因此 $ Q $ 的縱坐標(biāo)為 $ 2 - 5 = -3 $。 5. 綜上,點 $ Q $ 的坐標(biāo)為 $ (1, -3) $。
【答案】: B
【解析】: ① 對于 $ab = 0$,只能說明 $a = 0$ 或 $b = 0$ 或 $a = b = 0$。當(dāng) $a = 0$ 且 $b \neq 0$ 時,點 $P(a,b)$ 在 $y$ 軸上;當(dāng) $a \neq 0$ 且 $b = 0$ 時,點 $P(a,b)$ 在 $x$ 軸上;當(dāng) $a = b = 0$ 時,點 $P(a,b)$ 表示原點。因此,① 錯誤。 ② 對于點 $(1, -a^2)$,由于 $a^2$ 總是非負(fù)的,所以 $-a^2 \leq 0$。當(dāng) $a = 0$ 時,點在 $x$ 軸上,不在第四象限;當(dāng) $a \neq 0$ 時,點在第四象限。因此,不能確定點一定在第四象限,② 錯誤。 ③ 對于點 $A(1, -3)$ 和 $B(1, 3)$,由于它們的橫坐標(biāo)相同,所以直線 $AB$ 平行于 $y$ 軸,③ 正確。 ④ 對于點 $A(1, -3)$,且 $AB // y$ 軸,$AB = 4$,則 $B$ 點的橫坐標(biāo)也是 1,縱坐標(biāo)可以是 $-3 + 4 = 1$ 或 $-3 - 4 = -7$。因此,$B$ 點的坐標(biāo)可以是 $(1, 1)$ 或 $(1, -7)$,④ 錯誤(因為它只給出了一個可能的坐標(biāo))。 綜上所述,只有③是正確的。
【答案】: B的坐標(biāo)為$(7,5)$或$(-1,5)$。
【解析】: 由于線段$AB$與$x$軸平行,點B的縱坐標(biāo)應(yīng)與點A的縱坐標(biāo)相同,即$y = 5$。 設(shè)點B的橫坐標(biāo)為$x$,由于$AB$的長度為4,點A的橫坐標(biāo)為3,根據(jù)距離公式,有 $|x - 3| = 4$ 解這個方程,得到兩個可能的 $x - 3 = 4 \quad 或 \quad x - 3 = -4$ 解得$x = 7$或$x = -1$。 因此,點B的可能坐標(biāo)為$(7, 5)$或$(-1, 5)$。
【答案】: 2
【解析】: 由于點$P(x,y)$在第一象限,所以$x>0$且$y>0$,且$x,y$均為整數(shù)。 已知$2x+3y=15$,可以將其改寫為$y=\frac{15-2x}{3}=5-\frac{2x}{3}$。 由于$x,y$都是正整數(shù),所以我們需要找出滿足這個條件的$x$的值。 首先,$x$必須是$3$的倍數(shù),以保證$y$是整數(shù)。 其次,$x$和$y$都必須大于$0$。 當(dāng)$x=3$時,$y=5-\frac{2×3}{3}=3$,滿足條件; 當(dāng)$x=6$時,$y=5-\frac{2×6}{3}=1$,滿足條件; 當(dāng)$x\geq9$時,$y$將小于$0$,不滿足條件。 因此,滿足條件的點有$2$個,分別是$(3,3)$和$(6,1)$。
【答案】: -5 ≤ y < -1
【解析】: 1. 已知點 A(-3,1) 和 B(-3,-5),點 C(x,y) 在線段 AB 上運動。線段 AB 的 x 坐標(biāo)恒為 -3,y 坐標(biāo)在 -5 到 1 之間變化。 2. 點 O 為原點 (0,0),OA 的距離為 $\sqrt{(-3)^2 + 1^2} = \sqrt{10}$。 3. 當(dāng) OC > OA 時,點 C 的距離 OC 應(yīng)大于 $\sqrt{10}$。 4. 點 C 的坐標(biāo)為 (-3, y),OC 的距離為 $\sqrt{(-3)^2 + y^2} = \sqrt{9 + y^2}$。 5. 要使 OC > OA,即 $\sqrt{9 + y^2} > \sqrt{10}$,兩邊平方得 $9 + y^2 > 10$,即 $y^2 > 1$。 6. 解得 y > 1 或 y < -1。 7. 由于點 C 在線段 AB 上,y 的取值范圍在 -5 到 1 之間,因此 y 的實際取值范圍為 -5 ≤ y < -1。
【答案】: (1) 由于點M在x軸上,其y坐標(biāo)為0,即: $2m - 7 = 0$ 解得: $m = \frac{7}{2}$ (2) 點M到x軸的距離為其y坐標(biāo)的絕對值,即$|2m - 7|$;點M到y(tǒng)軸的距離為其x坐標(biāo)的絕對值,即$|m - 2|$。 根據(jù)題意,這兩個距離相等,所以: $|m - 2| = |2m - 7|$ 解此方程得到兩個 $m - 2 = 2m - 7 \Rightarrow m = 5$ 或 $m - 2 = -(2m - 7) \Rightarrow 3m = 9 \Rightarrow m = 3$ 所以,$m = 3$ 或 $m = 5$。 (3) 由于$MN// y$軸,所以M和N的x坐標(biāo)相同,即: $m - 2 = n$ 又因為點M在點N的上方且$MN = 2$,所以: $2m - 7 - 3 = 2$ 即 $2m - 10 = 2 \Rightarrow 2m = 12 \Rightarrow m = 6$ 代入$m - 2 = n$得: $n = 6 - 2 = 4$ 所以,$n = 4$。
【解析】: (1) ∵點M在x軸上, ∴2m-7=0,解得m=$\frac{7}{2}$。 (2) ∵點M到x軸、y軸的距離相等, ∴|m-2|=|2m-7|。 當(dāng)m-2=2m-7時,解得m=5; 當(dāng)m-2=-(2m-7)時,解得m=3。 綜上,m=3或5。 (3) ∵M(jìn)N//y軸, ∴n=m-2。 ∵點M在點N的上方且MN=2, ∴(2m-7)-3=2,解得m=6。 ∴n=6-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