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1) 本題考察的是三角形三邊關系“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已知兩邊長分別是2和4,設第三邊長為$x$,根據(jù)三角形三邊關系可得:
$4 - 2 \lt x \lt 4 + 2$,即$2 \lt x \lt 6$。
逐一分析選項:
選項A:$1\lt 2$,不滿足$2 \lt x \lt 6$,所以A選項錯誤。
選項B:$2 = 2$,不滿足$2 \lt x \lt 6$,所以B選項錯誤。
選項C:$2\lt 5\lt 6$,滿足$2 \lt x \lt 6$,所以C選項正確。
選項D:$6 = 6$,不滿足$2 \lt x \lt 6$,所以D選項錯誤。
(2) 本題可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一分析每個選項。
選項A:周長相等的兩個銳角三角形,只能說明它們?nèi)呏拖嗟?,但三邊的長度不一定對應相等,不滿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所以周長相等的兩個銳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A選項錯誤。
選項B:周長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同樣只能說明三邊之和相等,三邊長度不一定對應相等,不滿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所以周長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B選項錯誤。
選項C:周長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只能確定兩腰與底邊之和相等,但兩腰和底邊的長度不一定對應相等,不滿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所以周長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C選項錯誤。
選項D:因為等邊三角形的三邊都相等,周長相等的兩個等邊三角形,其三邊長度必然對應相等。
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邊邊邊”(SSS),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所以周長相等的兩個等邊三角形全等,D選項正確。
(3) 本題可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結合已知條件$BE\perp AC$,$CF\perp AB$,$BE = CF$,找出圖中的全等三角形。
已知$BE\perp AC$,$CF\perp AB$,則$\angle AEB=\angle AFC = 90^{\circ}$。
在$\triangle ABE$和$\triangle ACF$中:
$\begin{cases} \angle AEB=\angle AFC,\\ \angle BAE=\angle CAF,\\ BE = CF. \end{cases}$
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角角邊”(AAS),可得$\triangle ABE\cong\triangle ACF$。
因為$AB = AC$(由$\triangle ABE\cong\triangle ACF$可得),$BE\perp AC$,$CF\perp AB$,$BE = CF$,在$\triangle BCE$和$\triangle CBF$中:
$\begin{cases} \angle BEC=\angle CFB = 90^{\circ},\\ BC = CB,\\ BE = CF. \end{cases}$
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斜邊直角邊”(HL),可得$\triangle BCE\cong\triangle CBF$。
所以圖中全等三角形有$\triangle ABE\cong\triangle ACF$,$\triangle BCE\cong\triangle CBF$,共$2$對,B選項正確。
(4) 本題可先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求出$\angle ACB$的度數(shù),再根據(jù)折疊的性質得到相關角的關系,進而求出$\angle CBD$的度數(shù)。
因為$AC = BC$,$\angle BAC = 40^{\circ}$,根據(jù)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以及三角形內(nèi)角和為$180^{\circ}$,可得:
$\angle ABC=\angle ACB=\frac{1}{2}×(180^{\circ}-\angle BAC)=\frac{1}{2}×(180^{\circ} - 40^{\circ}) = 70^{\circ}$。
由折疊的性質可知:$\triangle ABC\cong\triangle ADC$,所以$\angle D=\angle ABC = 70^{\circ}$,$BC = DC$。
因為$BC = DC$,所以$\angle CBD=\angle D = 70^{\circ}$。
在$\triangle BCD$中,$\angle CBD=\angle D = 70^{\circ}$,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為$180^{\circ}$,可得:
$\angle BCD=180^{\circ}-2×70^{\circ}= 40^{\circ}$。
則$\angle ABD=\angle ABC-\angle CBD=70^{\circ}- \angle CBD$。
又因為$\angle ABC = 70^{\circ}$,$\angle BCD = 40^{\circ}$,$\angle BAC = 40^{\circ}$,所以$\angle ABD = 70^{\circ}- 30^{\circ}=10^{\circ}$,即$\angle CBD = 10^{\circ}$。
【答案】:
(1) C;(2) D;(3) B;(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