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誦讀《水調(diào)歌頭》,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
)
A. 這首詞上闋寫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下闋寫詞人在月下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自始至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積極奮進的情緒。
B.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fā)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C.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詩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jié)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2)試賞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句。
①人月無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歡離合同月的陰晴圓缺一樣,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無法克服的遺憾。②也正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作者由傷感轉(zhuǎn)入理智,化悲怨為曠達,闡明了人生的哲理。
(3)蘇軾寫于黃州的《西江月》與這首詞意境和主旨相似,試比較這兩首詞在抒情上的異同。
西江月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慈∶碱^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①相同之處:兩詞都是借寫景抒懷,都渲染了“寒”“涼”的情緒意境,給詞蒙上了一層層深厚的情感意蘊。②不同之處:〈1〉前者指出節(jié)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涼?!?〉前者寫天上之清寒,后者寫現(xiàn)實人間之凄涼?!?〉前者想象天上之“寒”以反襯人間值得留戀,后者借人間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涼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