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靜”組詞,并將組成的詞填入相應的句子中。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 偶爾幾聲清脆的鳥鳴,給這(
幽靜
)的山谷增添了不少情趣。
2.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恬靜
)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
3. 韓愈說:“用‘敲’字更能襯托出月夜的(
靜謐
)。”
4. 聽完專家的發(fā)言,觀眾們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
平靜
)。
答案:幽靜 靜謐 恬靜 平靜
1. 幽靜
2. 恬靜
3. 靜謐
4. 平靜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
1. 貝多芬說:“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改為轉述句)
貝多芬說,他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2. 讀例句,體會它好在哪里,展開聯(lián)想,并仿寫一句。
例:月光照進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
一陣微風吹來,
河邊上的柳葉好像在翩翩起舞,顯得格外優(yōu)美。
3.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沉醉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將“沉醉”改成“陶醉”。
4. 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的貝多芬聽到了從一所茅屋里傳來的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縮寫句子)
貝多芬聽到鋼琴聲。
答案:1. 貝多芬說,他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2.河邊上的柳葉好像在翩翩起舞,顯得格外優(yōu)美。
3. 將“沉醉”改成“陶醉”。
4. 貝多芬聽到鋼琴聲。
1. 根據(jù)意思寫出課文片段中的詞語。
(1)很滿意地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陶醉
)
(2)(景色)秀麗而幽靜。(
清幽
)
(3)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
水天相接
)
2. 皮鞋匠的聯(lián)想描繪了三幅畫面,它們是:
(1)
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
(2)
月亮升高,穿過輕紗似的微云
;
(3)
海面風起浪涌
。
3. 在這一片段的第2自然段中,用“——”畫出描寫實在事物的語句,用“﹏﹏”畫出聯(lián)想的內容。
——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
﹏﹏
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4. 讀片段中畫“﹏﹏”的句子,想一想,能不能把“仿佛”一詞去掉?為什么?
不能去掉。因為盲姑娘是看不見的,但是她懂音樂,能感受、理解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再一次聽入神了,也襯托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成功。
答案:1. (1)陶醉 (2)清幽 (3)水天相接
2. (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2)月亮升高,穿過輕紗似的微云 (3)海面風起浪涌
3. 實在事物: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
聯(lián)想內容:他好像面對著大?!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她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4. 不能去掉。因為盲姑娘是看不見的,但是她懂音樂,能感受、理解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再一次聽入神了,也襯托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