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jì)算右圖的面積。

答案:2.5×3=7.5(cm2)(提示: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等底,高的和是 3 cm)
2 請你在下面的方格紙上分別畫出面積是 $ 18 \, cm^2 $ 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各一個(gè)。(每個(gè)小方格代表 $ 1 \, cm^2 $。)

答案:因無法直接畫圖,以下以文字描述位置:
1. 三角形:底為6cm(6個(gè)小方格邊長),高為6cm,畫在方格紙上,底沿方格水平方向,高沿垂直方向,兩直角邊相交于一格點(diǎn),底占6格,高占6格,連接三點(diǎn)形成三角形。
2. 平行四邊形:底為3cm(3個(gè)小方格邊長),高為6cm,畫在方格紙上,底沿方格水平方向,高沿垂直方向,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3. 梯形:上底為2cm(2個(gè)小方格邊長),下底為4cm(4個(gè)小方格邊長),高為6cm,畫在方格紙上,上底和下底沿方格水平方向,高沿垂直方向,四條邊首尾相連形成梯形。
1 在一條長 $ 20 \, m $ 的繩子上掛燈籠,從一端掛起,每隔 $ 2 \, m $ 掛一個(gè)。一共可以掛多少個(gè)燈籠?

答案:$20÷2 + 1$
$= 10 + 1$
$= 11$(個(gè))
答:一共可以掛$11$個(gè)燈籠。
2 如下圖所示,在一條繩子上晾曬了 $ 10 $ 條毛巾,一共要多少個(gè)夾子?再晾曬 $ 3 $ 條毛巾,至少要再添幾個(gè)同樣的夾子?

答案:第一條毛巾需要2個(gè)夾子,之后每多一條毛巾,可以和前一條毛巾共用一個(gè)夾子,所以10條毛巾一共需要夾子:$2 + (10 - 1) = 11$(個(gè))。
再晾曬3條毛巾,即總共晾曬$10 + 3 = 13$(條),需要夾子:$2 + (13 - 1) = 14$(個(gè))。
所以還要再添夾子:$14 - 11 = 3$(個(gè))。
答:10條毛巾一共要11個(gè)夾子,再晾曬3條毛巾,至少要再添3個(gè)同樣的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