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潛水艇在水下30米處記作-30米,如果它上浮5米,又下沉8米,這時它的位置可記作(
-33
)米。
答案:-33
答案:4.09
解析:
900平方米$=900÷10000=0.09$公頃,4公頃+0.09公頃$=4.09$公頃,故答案為4.09。
3. 丁丁是五(1)班的學生。在學校課后服務中,他選報了“自然科學”興趣小組,在小組課程中丁丁了解到“地球繞太陽一圈約為$\underline{365.24}$天”。為了進一步了解宇宙的奧秘,丁丁和媽媽購買了天文館的門票,票價如圖。

(1)畫橫線的數讀作:(
三百六十五點二四
),它的計數單位是(
0.01(或百分之一)
);不改變這個小數的大小,把它改寫成三位小數是(
365.240
)。
(2)媽媽買門票一共付了多少錢? 丁丁是這樣列豎式計算的:

方框中“8”+“6”的結果表示(
14
)個(
10
)。
答案:
(1)三百六十五點二四 0.01(或百分之一) 365.240
(2)140.1
4. 若$A÷B= 6\ldots\ldots 7$,則$(A×0.01)÷(B×0.01)=$(
6
)……(
0.07
)。
答案:6 0.07
5. 一輛汽車行駛40千米耗汽油3.2升,照這樣計算,平均1升汽油可行駛(
12.5
)千米,平均行駛1千米耗汽油(
0.08
)升。
答案:12.5 0.08
解析:
40÷3.2=12.5
3.2÷40=0.08
12.5 0.08
6. 如圖,把一些長3厘米、寬2厘米的紙片按下圖擺在桌子上,每增加1張紙片,蓋住桌面的面積增加(
2
)平方厘米,n張紙片蓋住桌面的面積是(
4+2n
)平方厘米。
答案:2 4+2n
7. 用30個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拼長方形,有(
4
)種不同的拼法,其中周長最長是(
62
)分米;用30根1分米長的小棒圍長方形,一共有(
7
)種不同的圍法,其中面積最大是(
56
)平方分米。
答案:4 62 7 56
解析:
用30個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拼長方形,長方形面積為30平方分米,即長×寬=30。
30的因數對有:(1,30)、(2,15)、(3,10)、(5,6),共4種不同拼法。
周長計算公式:2×(長+寬)。
當長=1分米,寬=30分米時,周長=2×(1+30)=62分米,為最長周長。
用30根1分米長的小棒圍長方形,長方形周長為30分米,即長+寬=15分米(長≥寬且為正整數)。
長、寬可能的組合:(14,1)、(13,2)、(12,3)、(11,4)、(10,5)、(9,6)、(8,7),共7種不同圍法。
面積計算公式:長×寬。
當長=8分米,寬=7分米時,面積=8×7=56平方分米,為最大面積。
4 62 7 56
8. 玲玲在計算$(1.2+a)×5$時,錯算成$1.2+5a$,這樣算得的結果比正確結果小
4.8
。
答案:4.8
解析:
$(1.2+a)×5-(1.2+5a)$
$=6+5a-1.2-5a$
$=4.8$
4.8
9. 一個等腰梯形,面積是27平方厘米,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5厘米,沿著這個梯形的一條高剪開,拼成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是(
21
)厘米。
答案:21
解析:
梯形的高:$27×2÷(4 + 5)=6$厘米
長方形的長:$(4 + 5)÷2 = 4.5$厘米
長方形的寬:6厘米
長方形的周長:$(4.5 + 6)×2 = 21$厘米
21
10. 如圖,線段AC與線段DE互相平行,如果三角形ABC的面積是15平方分米,三角形ADC的面積是6平方分米,那么三角形ABE的面積是(
21
)平方分米。

答案:21 提示:根據“線段AC與線段DE互相平行”可知,四邊形ACED是一個梯形,三角形ADC與三角形AEC同底等高,則它們的面積相等。要求三角形ABE的面積,就是求三角形ABC與三角形AEC的面積和,列式為15+6=21(平方分米)。
解析:
因為線段AC與線段DE互相平行,所以三角形ADC與三角形AEC同底等高,面積相等,均為6平方分米。三角形ABE的面積等于三角形ABC與三角形AEC的面積之和,即$15 + 6 = 21$平方分米。
21
11. 小林和妹妹都有一些零花錢。小林給妹妹10元后,零花錢還比妹妹多,如果再給妹妹7元,妹妹則比他多3.5元。原來小林比妹妹多(
30.5
)元。
答案:30.5 提示:小林一共給了妹妹17元,也就是小林的錢減少17元,妹妹的錢增加17元,這時妹妹比小林多3.5元。如果把妹妹現在的錢去掉3.5元,就和小林現在的錢一樣多。所以原來小林比妹妹多17-3.5+17=30.5(元)。
解析:
設原來小林比妹妹多$x$元。小林一共給妹妹$10 + 7=17$元,此時小林的錢減少$17$元,妹妹的錢增加$17$元,妹妹比小林多$3.5$元。可列方程:$x-17-17= -3.5$,解得$x=30.5$。
$30.5$
1. 下面這些數中,最接近1億的數是(
D
)。
A.1.1億
B.0.99億
C.1.001億
D.9999萬
答案:D
解析:
1億=10000萬
A.1.1億-1億=0.1億=1000萬
B.1億-0.99億=0.01億=100萬
C.1.001億-1億=0.001億=10萬
D.10000萬-9999萬=1萬
1萬<10萬<100萬<1000萬,最接近1億的數是9999萬。
D
2. 朵朵用計算器算$4.9×6.7$時,發(fā)現數字鍵“4”壞了。無法用
D
方法算出正確結果。
A.$9.8×6.7÷2$
B.$0.7×7×6.7$
C.$0.7×0.7×67$
D.$5×6.7-6.7$
答案:D
解析:
A. $9.8×6.7÷2 = (9.8÷2)×6.7 = 4.9×6.7$
B. $0.7×7×6.7 = 4.9×6.7$
C. $0.7×0.7×67 = 0.49×67 = 4.9×6.7$
D. $5×6.7 - 6.7 = (5 - 1)×6.7 = 4×6.7$
D
3. 如圖是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人數統(tǒng)計圖,其中女生人數最多的是(
B
)。

A. 一班
B. 二班
C. 三班
D. 四班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