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情境 研學(xué)活動 某小學(xué)舉行了“重走長征路”研學(xué)旅行活動。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jìn)行,張老師購買了6箱面包和8箱礦泉水,每箱面包60元,每箱礦泉水30元。一共付了多少元?(先列表整理,再解決問題)
種類 數(shù)量 單價
面包 6箱 60元/箱
礦泉水 8箱 30元/箱
60×6=360(元) 30×8=240(元)
360+240=600(元)
答案:種類 數(shù)量 單價
面包 6箱 60元/箱
礦泉水 8箱 30元/箱
60×6=360(元) 30×8=240(元)
360+240=600(元)
【提示】用各自的數(shù)量乘單價計算出各自的總價,然后相加,即可求出一共付了多少元。
易錯提醒
列表法
數(shù)量要乘對應(yīng)的單價,列表可以有效避免“張冠李戴”。
2. 張大爺家的果園今年共收獲45筐水果。他從中任意選取6筐,稱得這6筐水果的質(zhì)量如下表。

照這6筐水果質(zhì)量的平均數(shù)計算,張大爺家今年一共收水果多少千克?
答案:39+35+40+37+36+41=228(千克)
228÷6=38(千克) 38×45=1710(千克)
【提示】先求出6筐水果的總質(zhì)量,再除以6就是平均每筐水果的質(zhì)量,最后用平均每筐水果的質(zhì)量乘45就可以求出張大爺家今年一共收水果的質(zhì)量。
3. 小明和爸爸一起去水果店買水果,水果店的梨每箱20元,香蕉每箱25元。小明問爸爸帶了多少元,爸爸說他帶的錢正好可以買20箱蘋果或15箱梨。如果爸爸帶的錢都買香蕉,那么可以買多少箱?蘋果每箱多少元?(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蘋果 每箱(
15
)元 買(20)箱
香蕉 每箱(25)元 買(
12
)箱
梨 每箱(20)元 買(15)箱
20×15=300(元)
全部買香蕉的箱數(shù):300÷25=12(箱)
蘋果每箱的價格:300÷20=15(元)
答案:蘋果 每箱(?)元 買
(20)箱
香蕉 每箱
(25)元 買(?)箱
梨 每箱
(20)元 買
(15)箱
20×15=300(元)
全部買香蕉的箱數(shù):300÷25=12(箱)
蘋果每箱的價格:300÷20=15(元)
【提示】根據(jù)題意,可以先用“梨的單價×數(shù)量=總價”求出爸爸帶了多少元,再根據(jù)“總價÷香蕉的單價=數(shù)量”求出可以買多少箱香蕉,最后根據(jù)“總價÷蘋果的數(shù)量=單價”求出蘋果每箱多少元。
4. 張老師買了3支鋼筆和6個筆袋用去156元,李老師買了5支同樣的鋼筆和6個同樣的筆袋,一共用去了180元。1支鋼筆和1個筆袋分別多少元?
答案:180-156=24(元)
5-3=2(支)
1支鋼筆:24÷2=12(元)
156-3×12=120(元)
1個筆袋:120÷6=20(元)
【提示】找到2支鋼筆對應(yīng)的總價為24元,先求出鋼筆的單價,再求出筆袋的單價。
方法歸納
消元法解題
出現(xiàn)多個未知量時,可以通過列表整理,找到一個相同的量,沒有相同的量可以將其中一個量變成相同的,先消去其中一個量,再求出另外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