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詞類活用。
(1)富貴不能
淫
,貧賤不能
移
,威武不能
屈
淫:惑亂,迷惑。移:改變,動搖。屈:屈服。這三個詞在這里都是使動用法。
(2)人恒
過
,然后能改
名詞用作動詞,犯錯誤。
答案:5.
(1)淫:惑亂,迷惑。移:改變,動搖。屈:屈服。這三個詞在這里都是使動用法。
(2)名詞用作動詞,犯錯誤。
6. 文學(xué)常識。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
軻
,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
儒家
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
亞圣
”之稱,后人將他與孔子并稱為“
孔孟
”。
答案:6.軻 儒家 亞圣 孔孟
1. 按要求填寫句子。(10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fù)的三要素及其關(guān)系的句子是:
天時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從正反兩方面強(qiáng)調(diào)“人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
(3)《富貴不能淫》中景春認(rèn)為公孫衍、張儀是“大丈夫”的原因是:
一怒而諸侯懼
,
安居而天下熄
。
(4)孟子認(rèn)為上天要下達(dá)重要的使命給一個人前,一定要讓他承受多種磨難。請你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句子寫出其中的一種磨難:
苦其心志
。
(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從內(nèi)外兩個方面說明了亡國原因的句子是:
入則無法家拂士
,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
國恒亡
。
答案:1.
(1)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3)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而天下熄
(4)示例:苦其心志
(5)入則無法家拂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恒亡(每空1分)
2. 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3分)(
C
)
A.往之女家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D.親戚畔之
答案:2.C(3分) 【點(diǎn)撥】A項(xiàng),“女”同“汝”;B項(xiàng),“曾”同“增”;D項(xiàng),“畔”同“叛”。
3. 下列句子和成語中加點(diǎn)的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xiàng)是(3分)(
B
)
A.
居
天下之廣居
居
無定所
B.得
道
者多助 羊腸小
道
C.曾
益
其所不能 延年
益
壽
D.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
喻
不言而
喻
答案:3.B(3分) 【點(diǎn)撥】“得道者多助”中的“道”在這里指仁政?!把蚰c小道”中的“道”是道路的意思。A項(xiàng),動詞,居??;C項(xiàng),增加。D項(xiàng),了解,明白。
4. 下列加點(diǎn)詞的活用情況,不同于其他三項(xiàng)的一項(xiàng)是(3分)(
A
)
A.
固
國不以山溪之險
B.
苦
其心志
C.
空
乏
其身
D.威武不能
屈
答案:4.A(3分) 【點(diǎn)撥】A項(xiàng)是形容詞用作動詞,其他三項(xiàng)都是使動用法。
5. 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xiàng)是(3分)(
D
)
A.孟子,名軻,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B.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xué)派的一位大師,被后世尊稱為“亞圣”,與孔子合稱“孔孟”。
C.孟子主張施行“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張性善論;在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
D.《孟子》是記錄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學(xué)說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
答案:5.D(3分) 【點(diǎn)撥】《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