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
(1)學(xué)而
時(shí)
習(xí)之(
按時(shí)
)
(2)人不知而不慍(
生氣,惱怒
)
(3)為人謀而不
忠
乎(
竭盡自己的心力
)
答案:1.
(1)按時(shí)
(2)生氣,惱怒
(3)竭盡自己的心力
2. 通假字。
(1)不亦
“說”同“悅”,愉快
乎
(2)吾十
“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五而志于學(xué)
答案:2.
(1)“說”同“悅”,愉快
(2)“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3. 古今異義。
(1)有
朋
自遠(yuǎn)方來
古義:
志同道合的人
今義:
朋友
(2)不亦
君
子
乎
古義:
指有才德的人
今義:
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3)
可
以
為師矣
古義:
可以憑借
今義:
表示可能或能夠
(4)飯
疏
食
古義:
粗糙
今義:
疏通,疏散
(5)飯疏食,飲
水
古義:
指冷水
今義:
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6)
匹
夫
不可奪志也
古義:
指平民中的男子,文中泛指平民百姓
今義:
無學(xué)識、無智謀的人(多見于早期白話)
答案:3.
(1)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
(2)指有才德的人 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3)可以憑借 表示可能或能夠
(4)粗糙 疏通,疏散
(5)指冷水 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6)指平民中的男子,文中泛指平民百姓 無學(xué)識、無智謀的人(多見于早期白話)
4. 一詞多義。
(1)知
溫故而
知
新(動詞,
得到
)
人不
知
而不慍(動詞,
了解
)
(2)之
學(xué)而時(shí)習(xí)
之
(代詞,代指
所學(xué)的知識
)
知
之
者不如好之者(代詞,文中指
學(xué)問和事業(yè)
)
(3)而
學(xué)
而
時(shí)習(xí)之(連詞,表順承,可譯為“
然后
”)
人不知
而
不慍(連詞,表轉(zhuǎn)折,可譯為“
卻
”)
溫故
而
知新(連詞,表順承,可譯為“
就
”)
博學(xué)
而
篤志(連詞,表
并列
)
(4)為
可以
為
師矣(動詞,
成為
)
為
人謀而不忠乎(介詞,
替
)
(5)其
擇
其
善者而從之(代詞,
他們
)
人不堪
其
憂(代詞,
這種
)
答案:4.
(1)得到 了解
(2)所學(xué)的知識 學(xué)問和事業(yè)
(3)然后 卻 就 并列
(4)成為 替
(5)他們 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