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是李老師對陳明、李華和吳成的1分鐘脈搏次數(shù)進行測量的結(jié)果。(單位:次)
|姓名|上體育課前|做完準備活動|短跑訓練后|體育課下課|
|陳明|72|84|146|92|
|李華|74|83|150|88|
|吳成|70|79|148|90|
|平均數(shù)|
72
|
82
|
148
|
90
|
(1) 在表格中填所求的平均數(shù)。
(2) 觀察體育課前后他們的脈搏次數(shù),發(fā)現(xiàn)脈搏與運動的關(guān)系是(
運動后,脈搏加快(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答案:(1) 72 82 148 90 (2) 運動后,脈搏加快(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
(1)
上體育課前平均數(shù):(72+74+70)÷3=72
做完準備活動平均數(shù):(84+83+79)÷3=82
短跑訓練后平均數(shù):(146+150+148)÷3=148
體育課下課平均數(shù):(92+88+90)÷3=90
(2) 運動后,脈搏加快
(1) 張峰心率最高是每分鐘
125
次,最低是每分鐘
75
次。
(2) 如果去掉最高心率和最低心率,張峰平均每分鐘的心率是多少次?
$(89+95+110+115+116)÷5=105$(次)
答案:(1) 125 75 (2) $(89+95+110+115+116)÷5=105$(次)
3. 新趨勢 評價說明 四年級一班要在紅紅和花花之間選一名女生參加跳繩比賽。紅紅跳了4次,成績?yōu)?36,141,138,137;花花跳了5次,成績?yōu)?36,142,132,130,130。(單位:下)如果你是老師,你覺得應(yīng)該選(
紅紅
)參加比賽。理由是:
因為紅紅的平均成績$(136+141+138+137)÷4=138$(下)大于花花的平均成績$(136+142+132+130+130)÷5=134$(下)
。
答案:紅紅 因為紅紅的平均成績$(136+141+138+137)÷4=138$(下)大于花花的平均成績$(136+142+132+130+130)÷5=134$(下)(合理即可)
解析:
紅紅
紅紅的平均成績:$(136+141+138+137)÷4=138$(下)
花花的平均成績:$(136+142+132+130+130)÷5=134$(下)
因為$138>134$,所以紅紅的平均成績更高。
4. 亮亮和小紅平均每分鐘的脈搏次數(shù)為72次,小芳平均每分鐘的脈搏次數(shù)為75次,他們?nèi)似骄糠昼姷拿}搏次數(shù)為(
73
)次。
答案:73
解析:
73
解:亮亮和小紅每分鐘脈搏總次數(shù):72×2=144(次)
三人每分鐘脈搏總次數(shù):144+75=219(次)
三人平均每分鐘脈搏次數(shù):219÷3=73(次)
5. 科學課上,老師組織學生進行自測脈搏,朵朵、小雨、丁丁和豆豆1分鐘的脈搏次數(shù)分別是83,74,70和69次,小凱1分鐘的脈搏次數(shù)比五個人1分鐘的平均脈搏次數(shù)多4次。小凱1分鐘的脈搏次數(shù)是多少?
答案:$(83+74+70+69)÷4=74$(次)$4÷4=1$(次)$74+1+4=79$(次)
解析 前4個人1分鐘的平均脈搏次數(shù)為$(83+74+70+69)÷4=74$(次)。采用移多補少的思路,小凱1分鐘的脈搏次數(shù)比五個人1分鐘的平均脈搏次數(shù)多4次,把這多出的4次平均分配給前4個人,$4÷4=1$(次),這時五個人1分鐘的平均脈搏次數(shù)為$74+1=75$(次),所以小凱1分鐘的脈搏次數(shù)為$75+4=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