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一:言談的影響:他認為有關語言知識的書必須平易自然、鮮明簡潔。比如在張中行的《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中,他寫完文章后要總結試念試聽,看像不像話,不像話,堅決改;寫好的文章,人家給你刪去一兩個字,意思沒變,證明你沒寫好。在跟“我”交流《語法修辭講話》時,語氣委婉,比如“能不能寫一本不用術語的語法書,容易懂,而且實惠?”,是商酌探討的語氣,平易近人。說話簡潔明白,不要故弄玄虛,我們都應該努力做到。
示例二:行事的感染:改別人的稿子,從語詞、筆誤甚至標點都一絲不茍,此文和張中行的文章都有提到。在《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中,他普通話生疏,但是他勇于求教,而且希望別人能直言不諱不要客氣。但他認為不妥的,一定謙虛懇請親自來。 這種對待事情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是值得大家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