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信息發(fā)布者:admin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11)
1、本學期培養(yǎng)的良好學習習慣:不懂就問、勤于搜集資料。
2、搜集資料的途徑有:看報刊、采訪、上網(wǎng)、參觀有關(guān)展覽。
3、搜集資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筆記、拍照片、編輯剪報、制作資料卡片
1、我們愛你啊,中國
1.易錯字音:屋脊(jǐ) 景德鎮(zhèn)(zhèn) 強(qiánɡ)者
2.易錯字:銀裝素裹 濃妝淡抹 譜寫
3.易考點:
(1)全詩的結(jié)構(gòu):總分總,開頭是歌頌祖國的幅員遼闊,總寫對祖國的熱愛
(2)全詩是從五個方面來贊美祖國的:山河壯麗、物產(chǎn)豐富、民族多樣、歷史
悠久、成就偉大
(3)關(guān)于桂林山水的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關(guān)于西湖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關(guān)于黃山的詩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關(guān)于廬山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關(guān)于長江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關(guān)于黃河的詩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4)名茶名酒還有哪些
茶:碧螺春、鐵觀音、烏龍茶、黃山毛峰
酒:五糧液、汾酒、劍南春、古井貢酒
(5)第四小節(jié)四句分別是哪個民族:傣族、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
除了這些還有哪些民族:壯族、白族、滿族、漢族
(6)贊美祖國的成語:地大物博、壯麗河山、山清水秀
錦繡中華、波瀾壯闊、萬里河山
2、鄭成功
1.易錯字音:鄭(zhènɡ)成功 侵(qīn)略(luè) 瞭(liao)望 載(zài)歌載舞 乘(chénɡ)勢 耙(bà)
2.易錯字:負隅頑抗 街頭巷尾 獸肉 融洽 風帆蔽空
3.易考點:
(1)鄭成功的功績:收復臺灣,建設臺灣
(2)民族英雄有哪些:林則徐、戚繼光、左宗棠、鄧世昌
(3)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點明中心,總結(jié)全文
(4)詞語的感情色彩
(5)解釋:
載歌載舞:且,又 負隅頑抗:負,依靠 隅,角落
喜出望外:盼望 驚恐萬狀:樣子
(6)形容鄭成功的成語:赤膽忠心 碧血丹心 精忠報國 足智多謀 驍勇善戰(zhàn)
(7)背誦并默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1.易錯字音:欺凌(línɡ) 薄(bò)薄的霧靄(ǎi) 即(jí)使 眼眶(kuànɡ) 彌(mí)留之際
2.易錯字:即使 催人奮起 悲憤欲絕 勉勵 彈琴 歐洲
3.課文內(nèi)容: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課文講了波蘭音樂家肖邦身在異國他鄉(xiāng)不忘亡
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對祖國強烈的愛。
4.易考點:
(1)第二自然段填空
(2)課后第四題:
a、埃斯內(nèi)爾把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為的是讓肖邦永遠不要忘
記自己的祖國。
b、“彌留之際”指病重快要死的時候,肖邦對姐姐說的話,表達了他至死
不忘祖國強烈的愛國情感。
(3)人物品質(zhì):才華橫溢 、 以身許國的肖邦
(4)解釋:
悲憤欲絕 :氣息中止 與世長辭 :告別
疾馳而去 :快速 彌留之際 :時候
異國他鄉(xiāng) :別的
(5)肖邦: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被稱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
作品有《革命練習曲》、《悲傷》。
中外愛國音樂家有: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聶耳。
3、古詩兩首
1.易錯字音:妻子(zǐ) 涕(tì)淚
2.易錯字:衣裳 家祭
3.課文內(nèi)容及易考點:
(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稱為“杜甫生平第
一首快詩”。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之后驚喜欲狂的
心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凹磸陌蛵{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
陽?!边@一句準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歸心似箭和為收復失地而喜悅的心情。
(2)杜甫被譽為“詩圣”,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3)全詩體現(xiàn)了一個“喜”字,從“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白
日放歌須縱酒”、“卻看妻子愁何在”等詞句可以體會到詩人因聽到大唐軍
隊收復失地而欣喜。
(4)《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了作
者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tǒng)一祖國的無比渴望。
(5)愛國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 游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6)愛國詩篇: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 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杜甫《春望》 文天祥《過零汀洋》
(7)帶點字:
△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隨意胡亂。
△ 漫卷:隨意地卷起來。指高興得不能讀書了。
△青春:明麗的春天 ◇示:告訴
◇元:同 “原”,本來。 ◇萬事空:什么事情都沒有了。
◇但:只。 ◇王師:這里指南宋軍隊。
◇九州:指中原。 ◇同:全國統(tǒng)一。
◇定:平定,收復。 ◇:家祭:祭祀祖先。
◇:無:同“勿”,不要。 ◇乃:你的。
◇翁:父親。
(8)詩意:《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門關(guān)外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剛聽到
這個消息,眼淚就灑滿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們的憂
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亂地把詩稿和書籍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
在大晴天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著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
故鄉(xiāng)。我立刻就乘船從巴峽東下,穿越巫峽,一路順流之下,一過
襄陽,便直奔洛陽。
《示兒》:我本來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為不能看到祖國的統(tǒng)
一而感到悲傷。等到宋朝軍隊向北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在祭祀祖
宗的時候,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9)這兩首詩的相同點:均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情。不同點:第一首是通過“喜”
來表達的,寫作者聽到失地收復的消息后極度喜悅和急還鄉(xiāng)的心情;而《示
兒》是通過“悲”來表達的,寫作者臨終前的牽掛,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沒
有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練習1
易考點:
(1)語文與生活部分字詞的讀音與意思
(2)《愛我中華》這首詩是著名詞作家喬羽為第4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所寫的會歌,這支歌真切地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愛我中華”的思想感情及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建設偉大祖國的豪情。
(3)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共56個民族,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shù)民族,
如蒙古族(那達慕)、回族(古爾邦節(jié)、開齋節(jié)、圣經(jīng)節(jié))、藏族(沐浴節(jié))、
維吾爾族(內(nèi)孜節(jié)、庫爾班節(jié))、苗族(龍船節(jié))、彝族(火把節(jié))、壯族(三月三)、傣族(潑水節(jié))、滿族、朝鮮族(斗牛節(jié))
(4)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你知道的“花”有____________ 。你屬于____________這朵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