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松》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教學本課,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奇”字品讀課文,逐步理解課文,升華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學習第二節(jié),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到描寫三大名松的段落,然后仔細品讀,說說哪棵松樹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畫句,可以寫批注。在交流之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交流中,我引導學生結(jié)合看插圖,仔細觀察他們的枝干,發(fā)現(xiàn)迎客松奇在模樣,奇在熱情好客,奇在生命力頑強。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充分結(jié)合插圖,進行想象,想象三大名松會對游客們說些什么,學生的寫作遷移訓練在興趣中自然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