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家鄉(xiāng)棗莊的石榴園馳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驕傲。
二.教學第二小節(jié)
1.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石榴樹也抽出了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這里有一個動詞:抽。比較這兩個句子:
(1)春天到了,石榴樹抽出了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2)春天到了,石榴樹長出了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你覺得哪一個好?為什么?
2.夏天到了,石榴花開了,自讀課文,看看在作者眼中這些石榴花是什么樣子的?(很美,美在哪里?數(shù)量多)
(1) 顏色:火紅
(2) 形狀:像小喇叭 比喻手法
(3) 花勢:旺盛 除了這一小節(jié)的直接描寫外,其實課文還有一個詞也寫出了石榴花開得十分旺盛,聯(lián)系上下文,看看你能找到這個詞嗎?(熱鬧)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要經(jīng)常聯(lián)系上下文。
3.指導朗讀。你能把石榴花的美麗和熱鬧勁讀出來嗎?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
三.學習第三小節(jié)
1.過渡:石榴樹的綠葉紅花真美??!但是更美的還要數(shù)秋天的石榴園了,因為秋天的石榴樹碩果累累,呈現(xiàn)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2.教學過渡句
(1)出示句子:(齊讀)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
(2)講解:這句話前半句是對石榴花的描寫,承接上文,后半句引出將要寫的石榴果,開啟下文。我們稱這種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為——過渡句。(邊說邊板書:承上啟下 過渡句 指導學生做筆記)
3.了解石榴果果皮的變化及各異的形態(tài)
(1)如果此時我們?nèi)椙f的石榴園摘石榴,面對滿園的石榴,我們該如何判斷究竟哪些石榴成熟了可以摘,哪些不能摘呢?自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看看能否找到方法。
(2)看果皮的顏色
A 一半紅一半黃是成熟的
B 師:若果皮是青綠色的呢?如果是青中帶黃,黃中帶紅呢?
C 作者為了寫出果皮的變化,還用了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圈出來。
D 讓我們讀一讀,了解石榴在成熟的過程中,果皮的顏色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3)看石榴的形態(tài)
A 看課文插圖或圖片對照文字裂開了嘴,笑破了肚皮。
B 這句話寫得好不好?為什么?(擬人更生動形象)
C 作者把一個個成熟的石榴果當成可愛的娃娃來寫,同學們,你們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喜愛)那你們看這些可愛的石榴娃娃嗎?帶著喜愛的感情來讀一讀。
四.學習課文第四小節(jié)
1.品嘗激趣
(1)讀到這兒,你想不想嘗一嘗這棗莊的石榴?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個,這可是正宗的棗莊石榴。
(2)看一看它的子兒,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嘗一嘗,告訴大家是什么味道?
2.學習課文
(1)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石榴子兒的。
(2)快速默讀,課文主要從哪兩方面寫石榴子兒的?(板書:顏色味道)
(3)作者寫得好不好?為什么好?(板書:比喻)
3.指導寫作方法
(1)如果請你來寫一種水果,應(yīng)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怎樣寫呢?結(jié)合板書想一想
(2)指名說
(3)小結(jié):看來今天同學們大有收獲,不僅學習到了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更收獲了寫作文的方法。如果你們能用這種學習的方法去讀其他文章,老師相信你的語文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