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塊:導入新課
1.大家知道大詩人李白嗎?能不能背幾首他寫的詩?
2.今天我們學習他的另外一首詩,詩名就叫《峨眉山月歌》。
(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預(yù)習導學(5分鐘)
檢查預(yù)習情況
1.讀詩歌
指名讀
(1)師問剛才讀過的一首詩的節(jié)奏是什么?押什么韻呢?
出示: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2)根據(jù)平仄的特點指導學生讀出韻味。
(3)各種形式的朗讀
2.交流詩句的意思。
3.不理解的注上記號。
第三板塊:理解詩意。
1.解題。
師:歌是什么意思?詩人歌詠什么呢?(板書:歌 月)
(歌是歌詠的意思。是在歌詠峨眉山的月亮。)
交流峨眉山的資料。
2.過渡:在秋天的晚上,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大地,這樣的景象多么令人難忘啊!大詩人李白在這首詩的第一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秋夜月色圖,讓我們共同去體會一下吧!
(1)學生輕聲讀古詩。
(2)交流:
①這首詩一共28個字,可是卻有五個地名。這在萬首唐詩絕句中是僅見的,誰能找到告訴大家?
②第一句詩,你讀懂了什么?
看課本上的插圖。看圖想象秋天的月亮。
半輪秋是倒置。
月影在江水中流動,這是為什么?
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師給大家提示要注意三個字:“發(fā)”、“下”、“君”。
發(fā):出發(fā)
下:順江而下
君:李白同住峨眉山的友人
相機板書:思君不見。
(3)小組交流詩句的意思。
(4)全班說說詩的整體意思。教師相機指導。
3.讀詩。
第四板塊:感悟意境(10分鐘)
1.從詩眼中感悟意境。
師:同學們,用心品讀詩,詩中哪個字寫出了詩人的情感?(板書 思 君)
學生找后,指名朗讀。
2.從寫作背景中感悟意境。
介紹:《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年輕時初離四川所寫。為謀求政治出路,實現(xiàn)政治理想,胸懷“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當他乘船夜行,仰望峨眉山上皎潔的明月,俯視月映清江的迷人美景時,感懷萬千,寫下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
指名朗讀。
3.從李白的詩中感悟意境。
(1)太白十詩九言月?!抖朊忌皆赂琛肥抢畎鬃钤绲囊皇讓懺略?。誰能記起李白寫月的詩?
(2)齊背。師獨白:李白有一句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弊鳛榭釔墼铝恋脑娙?,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什么樣的感情?李白思念的是誰呢?
指名朗讀。
4.同學的體會很深刻,帶著體會到的情感,有韻味地讀這首詩。
第五板塊:串詩積累
過渡。關(guān)于寫月亮的古詩很多,你還知道那些其他詩人描寫月亮的詩嗎?
1.出示了兩首詩:
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集體交流。
總結(jié):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作為酷愛月亮的詩人,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
第六版塊:布置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