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還是和原先一樣,先預習,再以學生自學、交流自學成果為主。 一、預習 還是要求孩子們盡量自己自學,按照提出的要求一步步完成,古詩預習以理解字詞和詩句為主,可參考各種資料,有不能完成的可以作個記號,待全部預習完,可回過頭來再思考。提出“盡量自己解決”這樣的要求,主要是希望孩子們養(yǎng)成自己思考、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合作學習 課堂中應該有孩子們的思考、交流、合作、探究的火花。我們首先交流預習情況:字詞意思、詩句意思、生字筆順、生字組詞。有不明白的我進行引導、解釋。最后給孩子們騰出一些時間,讓他們對字詞意思和串聯起來的詩句意思進行消化。 交流過程中,我相機介紹了杜甫寫這首詩的背景,理解杜甫的愛國熱情,并結合大小練上的有關題目,有目的地進行教學。通過找詞句和品讀來了解杜甫的“喜欲狂”,并通過想象,感知杜甫當時的心境,愛國之心一覽無遺。教學之前,我認真研究了網絡中的優(yōu)秀教案,并挪用至我的課堂教學中。在學習第二句詩句“初聞涕淚滿衣裳”時,我引導學生聯系《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比較一下這兩個“淚”的不同,從而知道這是一種喜悅的淚、悲喜交集的淚、喜極而泣的淚。在交流“卻看妻子愁何在”這一句時,我還是引導學生同《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等進行對比理解:從此以后,不必妻離子散,天各一方,不用顛沛流離、遠走他鄉(xiāng),可以家人團聚,盡享安詳的生活。 總的說來學生的課堂學習比較順利。但是少數孩子對古詩字詞的理解還不夠靈活,還不會瞻前顧后進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