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第3-4頁的例2,“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掌握不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2.用豎式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能力,養(yǎng)成認真審題、書寫工整和格式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 難點:豎式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 教學資源 掛圖,小黑板,光盤。 預習設計 1.豎式計算54+26+15= 90-58-24= 2.自學例2,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著往下算,嘗試完成上面的填空。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目標。(預設3 分鐘) 1.校對預習作業(yè)1。 指名說一說用豎式計算連加和連減時要注意什么。 2.學生認定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 二、自主探索。(預設14 分鐘) 1.交流例2中的內容,思考: (1)題目中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2)你是如何列算式的? (3)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交流豎式計算。 2.全班交流,提煉建模。 (1)請生板演兩種方法。 (2)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3)你更喜歡哪種?為什么? 3. 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 學生自己嘗試,再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是怎樣算的。 學生嘗試計算。 學生匯報。 三、練習鞏固,內化提升。(預設15分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坐在探索本,并說注意點。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練習,然后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說運算順序,再獨立完成計算,并交流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說說題意。 (2)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1)說說題意。 (2)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交流。 [板塊一] 昨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shù)的連加、連減,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內容:加減混合運算。 [板塊二] 1.出示學習提綱,要求在小組內交流。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合作交流,引導學困生思考。 2. (1)讓學生自己板演書中兩種方法。 (2)引導發(fā)現(xiàn)兩種方法的不同。 (3)小結:把兩個豎式連起來寫,不需要把第一步算出的結果再抄一遍。這樣,既比較簡便,又可以避免抄錯數(shù)字。 3.提問:這是一道怎樣的算式?計算時,要先算什么? 談話:在用豎式計算時,豎式可以怎樣寫? 交流明確:22+40這一步可以直接用口算得到結果。 教師巡視。 小結:計算時,如果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出結果。 [板塊三] 1.組織練習時突出豎式的簡便寫法,同時提醒學生注意進位和退位問題,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明確: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或一位數(shù),都可以直接口算。 3.教師關注學困生。能口算就口算。 4.使學生認識到:第2問中的還剩的棵樹就是第1問中求到的結果。 5.關注第2問的求法。 四、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設計 必做題:《補充習題》2頁1、2、3、4題。 家作:強化練: 第2頁 六:板書設計: 加減混合運算 38+42-33=? 1、分步豎式 2、連寫豎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