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 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③,豈借才于異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 安可誣一世之人!” ——司馬光《資治通鑒》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國家達(dá)到大治的人。④異:其他的。⑤正:只。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1)策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____
(2)正患已不能知 患: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之不能盡其材
B.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安可誣一世之人
C.駢死于槽櫪之間 豈借才于異代乎
D.鳴之而不能其通 其意其真不知馬也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