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知識
窗 |
查字典
|
音序
|
C
| 讀音 | chuāng |
部首
|
穴
|
筆畫
|
七畫
|
字義
|
房屋通風透氣的裝置。
|
組詞
|
窗戶、窗幔、天窗、窗子
|
成語
|
窗明幾凈
|
妙 |
查字典
|
音序
|
M
| 讀音 | miào |
部首
|
女
|
筆畫
|
四畫
|
字義
|
①美,好 ②奇巧,神奇
|
組詞
|
①美妙 ②巧妙、妙計
|
成語
|
妙筆生花、妙不可言
|
純 |
查字典
|
音序
|
C
| 讀音 | chún |
部首
|
纟
|
筆畫
|
四畫
|
字義
|
①純凈,不含雜質 ②純粹、單純 ③熟練
|
組詞
|
①純凈 ②純粹、單純 ③純熟
|
成語
|
爐火純青
|
線 |
查字典
|
音序
|
X
| 讀音 | xiàn |
部首
|
纟
|
筆畫
|
五畫
|
字義
|
①用絲、棉、麻、金屬等制成的細長可以任意曲折的東西 ②幾何學上指一個點任意移動所構成的圖形 ③交通路線 ④邊緣交界處
|
組詞
|
①毛線、電線 ②直線、線段 ③航線、運輸線 ④前線、海岸線
|
成語
|
穿針引線
|
忍 |
查字典
|
音序
|
R
| 讀音 | rěn |
部首
|
心
|
筆畫
|
三畫
|
字義
|
①忍耐,把感情按住,不讓表現 ②忍心
|
組詞
|
①忍受、容忍、忍耐 ②忍心
|
成語
|
忍俊不禁、忍痛割愛
|
晶 |
查字典
|
音序
|
J
| 讀音 | jīng |
部首
|
日
|
筆畫
|
八畫
|
字義
|
①物質從液態(tài)或氣態(tài)形成晶體 ②比喻珍貴的成果 ③形容光亮
|
組詞
|
①晶體 ②結晶 ③亮晶晶、晶瑩剔透
|
成語
|
晶瑩剔透
|
建 |
查字典
|
音序
|
J
| 讀音 | jiàn |
部首
|
廴
|
筆畫
|
六畫
|
字義
|
①立,設置,成立 ②造,筑 ③提出,倡議
|
組詞
|
①建國、建軍 ②建設、新建 ③建議
|
成語
|
建功立業(yè)
|
圣 |
查字典
|
音序
|
S
| 讀音 | shèng |
部首
|
土
|
筆畫
|
二畫
|
字義
|
①最崇高的,對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稱 ②稱學問、技術有特高成就的 ③指圣人
|
組詞
|
①神圣、圣地 ②圣手、詩圣 ③圣賢
|
諺語
|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
簾 |
查字典
|
音序
|
L
| 讀音 | lián |
部首
|
巾
|
筆畫
|
五畫
|
字義
|
①用布做成的望子 ②用布、竹、葦等做的遮蔽門窗的東西
|
組詞
|
①酒簾 ②布簾、竹簾、窗簾
|
巧記
|
上面的穴表示窩,下面的巾是布遮
|
二、生詞知識
湛藍【zhàn lán】
詞義:深藍(多用來形容天空、湖海等)。
例句:湛藍的天空中飄浮著幾朵白云。
圣地【shèng dì】
詞義:宗教徒稱與教主生平事跡有重大關系的地方,如基督教以耶路撒冷為圣地,伊斯蘭教以麥加為圣地。也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作用的地方。
例句:北京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圣地。
壯麗【zhuàng lì】
詞義:雄壯而美麗。
例句:我愛祖國壯麗的山河。
對照【duì zhào】
詞義:互相對比參照。
例句:經過與答案對照,我發(fā)現有一道題做錯了。
純凈【chún jìng】
詞義:不含雜質,單純潔凈。
例句:一陣雷雨過后,山中純凈的空氣令人陶醉。
映襯【yìng chèn】
詞義:映照,襯托。
例句:我們的學校紅墻綠瓦,互相映襯。
近義詞
- 湛藍——瓦藍
- 藍晶晶——藍湛湛
- 雄偉——壯麗
- 透亮——發(fā)亮
反義詞
三、課文知識
段落分析課文共5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寫日光城拉薩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
第二自然段:寫拉薩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的映照下越發(fā)純凈、明潔。
第三自然段:寫拉薩的天空藍得令人神往。
第四自然段:寫一年四季拉薩的天空總是藍晶晶的,也把布達拉宮襯托得更加雄偉、壯麗。
第五自然段:寫湛藍的天空像圣地拉薩的窗簾。
中心思想這是一篇文筆優(yōu)美的散文,描寫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表達出了作者對拉薩的喜愛之情。
寫作特點
1.全文緊扣一個“藍”字寫。
通觀全文,一個“藍”字貫穿始終,“湛藍”、“藍寶石”、“藍天”、“藍得令人神往”、“藍晶晶”。無論怎么描寫、怎么形容、怎么比喻,都離不開一個“藍”字,可見拉薩的天空之藍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2.對比手法的運用。
在對比中才能更加突出所要表現的對象的特點。在第二自然段,拿“白云”與天空對比,形成了白和藍的映襯,突出了一個“純凈”;再拿“草地”和天空對比,形成了綠和藍的對照,突出了一個“明潔”。
篇章理解
1.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掬是兩手捧的意思,“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一方面承接上文“伸出手來能摸到天”,說明天與人的距離很近;另一方面暗藏了一個比喻:藍天就像一池碧水,可以用來洗臉。當然這一池碧水也太大了,太壯闊了,這種聯(lián)想也太浪漫了。
2.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
布達拉宮位于拉薩市西北角瑪布日山上。相傳公元7世紀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始建,后屢有修筑,至清順治二年(1645)達賴五世大加擴建后,始具今日規(guī)模。布達拉宮依山而建,共13層,高117.19米,群樓高聳,崇閣巍峨,金碧輝煌,氣勢宏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布達拉宮周圍本來就沒有可以與其比肩的高大建筑,有了藍天的映襯,就更加顯得雄偉壯麗了??梢哉f,如果沒有這湛藍、開闊的天空,布達拉宮的氣勢就不會讓人覺得那樣壯觀。
3.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了。
拉薩是圣地,對這片圣地文中沒有細細描繪,但對“圣地的窗簾”——拉薩的天空卻寫得那么動人。這樣的比喻,讓每一個人對拉薩都充滿了向往之情。
四、延伸知識
拉薩
在藏文中為“圣地”或“佛地”之意,長期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是至高無上的政教合一政權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兼并臨近部落,統(tǒng)一西藏后,就從雅隆遷都邏姿(即今拉薩),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薩城進入了新的時代。1960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拉薩為地級市,1982年又將其定為國家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