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知識榜 |
查字典
|
音序
|
B
|
讀音
| bǎng |
部首
|
木
|
筆畫
|
十畫
|
字義
|
張貼出來的文告或名單
|
組詞
|
皇榜
|
巧記
|
旁邊有根木
|
誓 |
查字典
|
音序
|
S
|
讀音
| shì |
部首
|
言
|
筆畫
|
七畫
|
字義
|
①當眾或共同表示決心,依照說的話實行 ②表示決心的話
|
組詞
|
①發(fā)誓 ②誓言
|
成語
|
信誓旦旦
|
皇 |
查字典
|
音序
|
H
|
讀音
| huáng |
部首
|
白
|
筆畫
|
四畫
|
字義
|
①君主,亦指神話故事中的神 ②大 ③對先代的敬稱
|
組詞
|
①皇帝 ②冠冕堂皇 ③皇考
|
巧記
|
白當大王
|
財 |
查字典
|
音序
|
C
|
讀音
| cái |
部首
|
貝
|
筆畫
|
三畫
|
字義
|
金錢和物資
|
組詞
|
財富
|
巧記
|
福娃貝貝有才華
|
義 |
查字典
|
音序
|
Y
|
讀音
| yì |
部首
|
丶
|
筆畫
|
二畫
|
字義
|
① 公正合宜的道德和舉動 ②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 ③ 情誼 ④ 意思,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內(nèi)容 ⑤ 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
|
組詞
|
①正義 ②見義勇為 ③義重如山 ④微言大義 ⑤義肢
|
巧記
|
八結(jié)婚生了個兒子
|
魂 |
查字典
|
音序
|
H
|
讀音
| hún |
部首
|
云
|
筆畫
|
九畫
|
字義
|
①迷信的人指依附在人體上主宰人,又可離開人體而獨立存在的實體 ②指精神或情緒
|
組詞
|
①魂魄 ②魂不守舍
|
巧記
|
云中藏鬼
|
殘 |
查字典
|
音序
|
C
|
讀音
| cán |
部首
|
歹
|
筆畫
|
五畫
|
字義
|
①傷害,毀壞 ②不完全,余下的 ③兇惡
|
組詞
|
①殘害 ②殘余 ③殘暴
|
巧記
|
歹徒被刺了一刀
|
斥 |
查字典
|
音序
|
C
|
讀音
| chì |
部首
|
斤
|
筆畫
|
一畫
|
字義
|
①責備 ②指,指出 ③開拓 ④多,廣 ⑤使退去,使離開
|
組詞
|
①斥責 ②斥謬 ③斥境 ④充斥 ⑤斥退
|
巧記
|
斤上一點
|
棄 |
查字典
|
音序
|
Q
|
讀音
| qì |
部首
|
廾
|
筆畫
|
四畫
|
字義
|
舍去,扔掉
|
組詞
|
拋棄
|
巧記
|
云的一橫變點,升少一撇
|
二、生詞知識
斥責【chì zé】
詞義:用嚴厲的語言指責別人的錯誤行為。 例句:你這不文明的行為是會受到大家的斥責。
發(fā)誓【fā shì】
詞義:莊嚴地說出表決心的話。 例句:小明發(fā)誓要在期末考試中考全班第一。
慚愧【cán kuì】
詞義:因做錯事而感到羞恥。 例句:小紅為自己前面錯怪了同學而感到慚愧。
知恩圖報【zhī ēn tú bào】
詞義:報答別人對自己的恩惠。 例句:別人幫助了我,我就應該知恩圖報。
殘害【cán hài】
詞義:殘殺、迫害。 例句:人與鳥兒是朋友,我們不應該殘害它們。
背信棄義【bèi xìn qì yì】
詞義:違背諾言,不講道義。 例句:做人要誠實守信,不能背信棄義。
近義詞
- 感激——感謝
- 泄露——暴露
- 起誓——發(fā)誓
- 斥責——譴責
- 氣憤——生氣
- 秀麗——秀美
- 鄭重——慎重
- 慚愧——羞愧
反義詞- 鮮艷——素凈
- 鄭重——輕率
- 潔白——漆黑
- 氣憤——高興
- 骯臟——潔凈
- 漂亮——丑陋
- 知恩圖報——恩將仇報
三、課文知識
段落分析
全文共 9 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山林中生活著神奇的九色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有一天九色鹿救起了落水的調(diào)達,調(diào)達鄭重起誓絕不說出九色鹿的下落。 第三段(第6~9自然段):調(diào)達見利忘義,帶領(lǐng)國王的軍隊捕捉九色鹿,最終受到重罰。
中心思想這篇童話故事通過九色鹿救調(diào)達,不要報答和調(diào)達見利忘義,受到重罰的敘寫,譴責了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可恥行徑,啟發(fā)了人們棄惡揚善、知恩圖報。
寫作特點
運用前后對比的方法揭示了調(diào)達丑惡的嘴臉。調(diào)達失足落水,存亡之際得到了九色鹿的救助,他先叩頭謝恩,愿作奴仆,發(fā)誓保密,表現(xiàn)出一副知恩圖報的君子風范;然而,一旦得知國王懸賞捕捉九色鹿,他就忘記了先前的一切,做起了發(fā)財夢,于是入宮告密,帶路捕鹿,貪圖富貴,完全是另一副嘴臉了。這樣,前后形成鮮明對照,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調(diào)達見利忘義、靈魂骯臟的卑鄙嘴臉,還調(diào)達奸邪無恥的本來面目,實在是痛快淋漓。
篇章理解
1.調(diào)達鄭重起誓,決不說出九色鹿的住處,然后千恩萬謝地走了。 這句話是九色鹿救了調(diào)達以后發(fā)生的事,非常重要。九色鹿在救了調(diào)達后只要求他不說出自己的住處就行了,不需要他的報答,所以調(diào)達才“鄭重起誓”?!班嵵亍币辉~可以看出調(diào)達發(fā)誓時是非常嚴肅認真的。而后面的“千恩萬謝”更能看出調(diào)達被救后的感激之情。話說這里讓人感覺到調(diào)達應該是個重情重義,知恩圖報的人??墒堑胶髞?,國王張榜捕捉九色鹿時,調(diào)達卻背信棄義,帶人去抓九色鹿,與前面的“鄭重起誓”、“決不說出”、“千恩萬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映出了調(diào)達內(nèi)心的骯臟。這句話不難理解,但在全文中卻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2.國王非常慚愧。 這句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前面說九色鹿奮力救了調(diào)達,如此善良的動物,國王卻因王妃的話而懸賞捕捉,讓人感到慚愧。九色鹿救了調(diào)達,而調(diào)達卻告密,帶人捕捉九色鹿,國王與這種恩將仇報的人在一起,讓人感到慚愧。不過,后面國王能斥責調(diào)達,重罰調(diào)達,還下令全國臣民永遠不許傷害九色鹿,使正義得到了伸張,這點還有值得肯定的,有較深遠的意義。
四、延伸知識
知恩圖報的故事 故事一 魯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宣子在首陽山(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一人非常饑餓,就去詢問他的病情。那人說:“我已經(jīng)三天沒吃東西了?!毙泳蛯⑹澄锼徒o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宣子問他為什么,他說:“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著。現(xiàn)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毙幼屗咽澄锍酝?,另外又為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 后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一次,靈公想殺宣子,靈輒在搏殺中反過來抵擋晉靈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脫險。宣子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宣子再問他的姓名和家居時,他不告而退。 故事二 小時候就聽說過的一則“千人糕”的故事,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大人說,今天我們來吃“千人糕”,小孩稀奇得不得了,等到糕上臺,卻原來是普通的年糕。于是大人說,這個糕是由許多人做成的,試想,糕是米磨成的,米是農(nóng)民種出來的,農(nóng)民的工具又是由許多工匠做出來的,這些工匠的原料又是由更多的人做成的,現(xiàn)在臺上的糕何止“千人”所做。前年去蘇州靈巖山游玩,到山頂?shù)臅r候剛好是僧人們的用膳時間,我有幸目睹了他們的用膳過程。僧人用膳前面對食物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我想他們肯定是在感謝上蒼賜給他們美食,感謝勞苦大眾的辛勤勞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