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韓愈《馬說》(節(jié)選)和岳飛《論馬》(節(jié)選),完成題。(16分)馬之千

信息發(fā)布者:香草
閱讀韓愈《馬說》(節(jié)選)和岳飛《論馬》(節(jié)選),完成題。(16分)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節(jié)選自韓愈《馬說》)
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①豆至數(shù)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寧餓死不受。介②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③行百余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④,猶可二百里。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
(節(jié)選自岳飛《論馬》)
注:①啖:吃. ②介:披上戰(zhàn)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從中午11時到晚上7時。
⑤褫(chǐ):解除。
小題1:解釋加點的詞語。(4分)
①才美不外見( )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③日啖豆至數(shù)斗( ) ④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
小題2:與例句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例句:若無事然 A.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B.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C.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D.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小題3:用“/”劃出下列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2分)
然 非 精 潔 則 寧 餓 死 不 受 。
小題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⑴安求其能千里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介而馳,其初若不甚疾……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寫作者的馬“才美”“外見”的句子是
。(2分)
小題6:這兩段文字表面談馬,實則議論如何對待人才。它們都闡述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小題1:①同“現(xiàn)”,顯現(xiàn),顯露。②等同,一樣。③每天。④流汗。
小題2:B
小題3:然 / 非 精 潔 / 則 寧 餓 死 不 受 。
小題4:⑴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⑵披上戰(zhàn)甲奔馳,開始時它(們)好像并不很快……
小題5: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1分)
小題6:要善待人才,要給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條件。
小題1:試題分析:(1)“見”為通假字,同“現(xiàn)”,顯現(xiàn)。(2)“等”在此句中的意思為“等同、一樣”。(3)“日”在此的作用為狀語,意思為“每天”。(4)“汗”在此為“動詞”,意思為“流汗”。
點評: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xué)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dāng)然也應(yīng)該成為同學(xué)們備考的重點。
小題2:試題分析:“然”的意思很豐富,有“這樣、正確、然而、----的樣子”等意思,具體的意思要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確定。
點評:“之”“于”“而”“以”“其”“為”“乃”“焉”等,我們要根據(jù)這些文言虛詞的不同用法,結(jié)合例句進行歸類積累,在此基礎(chǔ)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虛詞題。同學(xué)們不妨通過卡片的形式,識記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小題3:試題分析:“然非精潔則寧餓死不受”這句話的意思為“然而不是潔凈的事物,它就是餓死也不吃”,所以,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原則,節(jié)奏應(yīng)該為“然 / 非 精 潔 / 則 寧 餓 死 不 受”。
點評: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詞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前提的,因此解答這類題時可以先將句子翻譯出來確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結(jié)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頓;在分析語法結(jié)構(gòu)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guān)的前后各詞聯(lián)系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后賓語,再旁及其它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依此確定句中停頓。
小題4:試題分析:翻譯(1)句時,注意“安是哪里的意思”,還要注意整個句子翻譯的完整性與準(zhǔn)確性;翻譯(2)句時,注意“介是披上戰(zhàn)甲的意思,若是好像的意思,疾是快的意思”,還要注意整個句子翻譯的流暢性。
點評:文言翻譯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翻譯的標(biāo)準(zhǔn)是三個字:信、達、雅。對于初中生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biāo)準(zhǔn)“信”(準(zhǔn)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因為中考要求文言翻譯要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斷要求較高。
小題5:試題分析:第一段文字中“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與第二段文字“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都對馬的才能直接做了具體的描寫。
點評:分析文章的內(nèi)容,先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在此基礎(chǔ)之上,再去分析“才美外見”的表現(xiàn)。
小題6:試題分析:第一段文字與第二段文字都采用了象征的寫法,以“馬”象征“人”,理解了這個寫作手法,文章的主旨也就迎刃而解了。
點評:理解文章的主旨,一定要透過文章的表層去探究其深層次的內(nèi)涵,即作者為何選擇此材料來構(gòu)思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