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dāng)宰相后,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閑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lián)P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路過京口(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fēng)綠野,皓月當(dāng)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鐘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后,王安石覺得“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fēng)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后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斑^”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fēng)一掠而過的動態(tài),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fēng)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fēng)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里,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復(fù)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一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后人所說的“詩眼”。后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1.選出近義詞。
生機勃勃( )
A.生機盎然
B.一線生機
C.野心勃勃
正確答案:A
2.選出近義詞。
來之不易( )
A.唾手可得
B.得來不易
C.輕而易舉
正確答案:B
3.給畫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一掠而過
A.lüè
B.nüè
正確答案:A
4.給畫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皓月當(dāng)空
A.gào
B.hào
正確答案:B
5.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br />
A.文中“王安石好不高興”的意思是說王安石為自己這么長時間才想到“綠”字感到不怎么高興。
B.是無意間見到的碧綠春草給了王安石靈感,可見,有時候靈感是突然且短暫的。
C.王安石認為這個“綠”字來之不易,因此寫得特別醒目。
D.“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的“鐘山”其實就是南京的紫金山。
正確答案:A
6.針對“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這句詩,王安石先后選擇了“到”“過”“入”“滿”等字,但都不滿意,最后通過觀察,恍然大悟,“綠”字跳了出來。這個字的好處是什么?
A.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
B.一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
C.這個“綠”字是全詩的“詩眼”。
正確答案:A
7.你能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結(jié)合你的理解將《泊船瓜洲》的大概詩意寫下來嗎?
答:
答案解析:
從京口到瓜洲僅一江之隔,到鐘山也只隔著數(shù)座山。春風(fēng)又吹綠了江南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