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文本,體會肖邦的多“情”!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
縱觀本單元的一組課文,都帶著濃濃的愛國之情。 文章不是無情物。情能感人。閱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文章,就會情不自禁地被肖邦的滿腔愛國之情深深感動。引導學生正確體會肖邦內(nèi)心的情感世界是學習本文的關鍵。 一、悲憤之情 歐洲列強瓜分波蘭,尤其是沙俄侵占了波蘭十分之九的領土,整個波蘭陷入苦難深淵。眼看侵略者橫行無忌,廣大人民飽受欺凌,作為熱愛祖國的年輕音樂家怎能不滿懷悲憤?祖國已經(jīng)沒有了他的容身之地,“不得不”忍心離開,多么無可奈何,多么難以割舍?。?/p> 二、眷戀之情 肖邦不得不告別親人,離開祖國了,師生們前來送行,詠唱送別曲,老師的臨別叮囑,并贈送裝著波蘭泥土的銀杯,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肖邦無法割舍,一步三回頭的他對祖國充滿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三、赤子之情 肖邦雖然離開了祖國,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然而日日夜夜,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祖國,他關心祖國命運,發(fā)憤忘我工作,他要將全部精力傾注到音樂創(chuàng)作中去,表現(xiàn)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他要工作、工作、再工作,把自己的有限力量投注到報效祖國的努力中去,這思念祖國實際上是強大的感情動力?。?/p> 四、愛國之情 肖邦不分日夜,忘我工作,終于積勞成疾,走向生命的終點,然而,他在彌留之際仍然緊握姐姐的手發(fā)出臨終請求,請求姐姐在他死后將他的心臟帶回祖國,他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這是多么執(zhí)著的愛國深情! 這些情感融入在文本的字里行間,每一種情感都需要學生反復誦讀文本,用心深刻體會,通過不斷朗讀、比較,感受肖邦的內(nèi)心世界,讓多“情”的肖邦真正成為學生心中愛國的杰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