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12分)【甲】夾岸高山,皆生寒

信息發(fā)布者:香草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12分)
【甲】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乙】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水之奇,莫奇于白龍?zhí)?;泉之奇,莫奇于湯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湯泉,乳水源、白云溪東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山空中,水實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無泉也。
山極高則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歸,皆在腰膂間。每見天都諸峰,云生如帶,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四合,云氣蔽翳其下,而峰頂故在云外也。鋪海之云,彌望如海,忽焉迸散,如鳧驚兔逝。山高出云外,天宇曠然,云無所附麗故也。
湯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檜、榧、楩、楠,藤絡(luò)莎被,幽蔭薈蔚。陟老人峰,懸崖多異,負石絕出。過此以往,無樹非松,無松不奇:有干大如脛而根蟠屈以畝計者,有根只尋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懸度者,有穿罅冗縫、崩迸如側(cè)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矯矯如蛟龍者,有臥而起、起而復(fù)臥者,有橫而斷、斷而復(fù)橫者。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絕,皆有松踞之,倚傾還會,與人俯仰,此尤奇也。(《黃山游記》節(jié)選 錢謙益)
小題1:下列句中解釋有誤的一項是________(2分)
A.窺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B.橫柯上蔽柯:樹木
C.水實其腹實:充滿
D.陟老人峰陟:登上
小題2: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______(2分)
A.負勢競上山上無泉也
B.鳶飛戾天者矯矯如蛟龍者
C.山形下絕猿則百叫無絕
D.文殊院之左鋪海之云
小題3: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
(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
(2)山高出云外,天宇曠然,云無所附麗故也。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作者在分寫“奇山”時,通過泉響、鳥鳴、蟬轉(zhuǎn)、猿叫,反襯了山的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之后,通過“鳶飛戾天者……窺谷忘反”的抒情短論,表現(xiàn)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小題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2分)
A.“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蓖ㄟ^“游魚細石”寫出水的清澈。
B.黃山有三奇:泉奇、云奇、松奇。泉之奇,就奇在所有的泉水都在山腳下;而云之奇,奇在云海漫漫,奇在變幻莫測,奇在山上山下兩重天。
C.“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边\用擬聲疊詞,構(gòu)成一幅音韻和諧的畫面。
D.黃山松奇,首先就奇在千姿百態(tài)。它們大小、高矮不一,形態(tài)各異,各具特點,生長在黃山的不同位置,和懸崖、險峰相互映襯,風光無限。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D
小題3:(1)忽然間黃色的煙霧四處竄起,人物一點點都看不見,水中的爆破聲轟然震動,就像高山崩塌一般。(2)黃山諸峰高高地聳立在云層之外,天空是那么遼闊高遠,是因為云氣無所依附。
小題4:幽靜(或:寂靜、靜等);鄙棄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小題5:B
小題1:
試題分析:B中的“橫柯上蔽” 中的“柯”是樹木的枝干的意思。ACD的詞語解釋都是對的??忌谄綍r的文言文學習當中,一定要特別注意對文言實詞的積累,以便考試時能夠得心運手。
小題2:
試題分析:本考4個虛詞“上、者、絕、之”,找出“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只要根據(jù)句位和搭配,再結(jié)合上下文就能找出來?!盇中的“上”是向上的意思,后一個“上”表示方位,B中“者”是……的人的意思,后一個“者”是……的樣子,C中“絕”是完的意思,后一個“絕”是停止的意思。因此是D。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的翻譯,句中的“雖、為、取”等,都是重要的采分點,關(guān)鍵是要注意對譯。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根據(jù)語境,做到文通字順。因此,此題可以翻譯為:雖然如此,公輸盤替我制造云梯,必定要攻取宋國。
小題4:
試題分析:作者在分寫“奇山”時,通過泉響、鳥鳴、蟬轉(zhuǎn)、猿叫,反襯了山的幽靜的特點。之后,通過“鳶飛戾天者……窺谷忘反”的抒情短論,表現(xiàn)了作者淡泊功名的思想。在這里,山的特點填寫寂靜、靜也可以;思想感情寫鄙棄名利或淡泊人生都可以。
小題5:
試題分析:黃山“無山不峰,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叭妗泵麚P天下,再加上溫泉又被稱為黃山“四絕”。所以“B黃山有三奇:泉奇、云奇、松奇。泉之奇,就奇在所有的泉水都在山腳下;而云之奇,奇在云海漫漫,奇在變幻莫測,奇在山上山下兩重天?!焙苊黠@是錯誤的,這告訴我們在平時的文學常識學習當中,一定要積累和識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