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指導
間
|
查字典
|
音序
|
J
|
讀音
|
jiān
|
部首
|
門
|
筆畫
|
四畫
|
字義
|
①房屋的最小單位 ②一定的空間或時間里
|
組詞
|
①房間 ②時間、人間、晚間
|
成語
|
伯仲之間、春滿人間
|
華
|
查字典
|
音序
|
H
|
讀音
|
huà
|
部首
|
十
|
筆畫
|
四畫
|
字義
|
①華山,山名,在陜西 ②姓
|
組詞
|
華山
|
巧記
|
化“石“(十)為華。
|
二.生詞指導
艱難【jiān nán】
詞義:困難。 例句:駝隊迎著風沙,艱難地在沙漠中前進。 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
詞義:禁:抑制。感情激動;無法抑制自己。 例句: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站在領獎臺上的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稱贊【chēng zàn】
詞義:用言語表達對人或事物的優(yōu)點的喜愛,側重喜愛并加以贊美,多用于口語。 例句:他樂于助人的行為,受到了老師的稱贊。
近義詞
反義詞
三.課文指導
段落分析 全文共4個自然段,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孩子和先生登華山。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孩子吟詩贊華山。
第三段(第3自然段):寫孩子得到了先生的夸獎。
第四段(第4自然段):交代了孩子的姓名和年齡。
中心思想
本課是一種新的課型——文包詩。課文敘述了寇準跟先生登華山時詠詩贊華山的事,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麗。
寫作特點
選準景物,要選擇那些富有美感,能夠引起人們動情的景物進行描寫,這樣才能感人。華山美景引人動情,也是寇準誦詩吟詠的緣由。 注意句式的選擇和修辭手法的運用。本文屬文包詩。詩句對仗工整,語言凝練,把作者對華山的贊美、驚嘆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篇章理解
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登華山非常不容易。朗讀時要觀察插圖中懸崖峭壁上那條飄帶似的山道,抓住“艱難地爬”等關鍵詞語體會爬山之艱難。
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這是登上華山的真實感受,可謂“一覽眾山小”。美麗的山頂景觀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讓人猶如身臨其境,縱然萬般美景盡收眼底。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贊華山之高。與“華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這一句相對應。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這是詠華山山頂景觀之美。與“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一句相對應。
四.課文延伸
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的,現(xiàn)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還有云臺、玉女二峰相輔于側, 36 小峰羅列于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華山的著名景區(qū)多達 210 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yào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此外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于華山東峰 ( 亦稱朝陽峰 ) ,朝陽臺為最佳地點。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xiàn)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zhèn)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寇準 寇準出身于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寇相學問非常好,在五代后晉時中過進士,曾在一個貴族府第做秘書一類的小官??軠食錾蟛痪?,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貧寒,可是深受書香世家影響的寇母十分重視寇準的學習。少年時的寇準,聰明好學,從書本上學得許多知識和道理。尤其對《春秋》三傳,讀得爛熟,理解得很透徹。這為他以后入仕從政打下了初步的知識基礎。 寇準在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成為進士。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漸被皇帝重用。太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當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圍了瀛洲等河北地區(qū),朝野震驚;寇準力主真宗親征,反對南遷。真宗抵達澶州(今河南濮陽)后,軍心漸漸穩(wěn)定,后射殺遼軍先鋒撻覽,于是訂立了“澶chán淵之盟”。 景德二年,升任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三年,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又恢復宰相職務,后因參與宮廷權力斗爭,被丁謂等人排擠。貶至雷州(今廣東??担?,衡州(今湖南衡陽)等地,1023年閏九月七日(10月24日)病死于當?shù)?。留有《寇萊公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