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知識
陶
|
查字典
|
音序
|
T
|
讀音
|
táo
|
部首
|
阝
|
筆劃
|
八畫
|
字義
|
①快樂 ②用粘土制成的材料,質(zhì)地比瓷質(zhì)松軟,有吸水性 ③姓
|
組詞
|
①陶醉 ②陶瓷
|
成語
|
陶情適性、陶犬瓦雞
|
慈
|
查字典
|
音序
|
C
|
讀音
|
cí
|
部首
|
心
|
筆劃
|
九畫
|
字義
|
①指母親 ②和善 ③(上對下的)疼愛
|
組詞
|
①家慈 ②慈善 ③慈愛
|
成語
|
心慈手軟、大慈大悲、慈眉善目
|
舌
|
查字典
|
音序
|
S
|
讀音
|
shé
|
部首
|
舌
|
筆劃
|
零畫
|
字義
|
①像舌頭的東西 ②舌頭
|
組詞
|
①鴨舌帽 ②舌頭
|
成語
|
七嘴八舌、口干舌燥、張口結(jié)舌、油嘴滑舌、唇槍舌劍
|
蠅
|
查字典
|
音序
|
Y
|
讀音
|
yíng
|
部首
|
蟲
|
筆劃
|
八畫
|
字義
|
蒼蠅
|
組詞
|
蒼蠅拍
|
成語
|
蠅頭小利、沒頭蒼蠅
|
蚊
|
查字典
|
音序
|
W
|
讀音
|
wén
|
部首
|
蟲
|
筆劃
|
四畫
|
字義
|
蚊子
|
組詞
|
蚊帳
|
成語
|
蝸角蚊睫、使蚊負山
|
握
|
查字典
|
音序
|
W
|
讀音
|
wò
|
部首
|
扌
|
筆劃
|
九畫
|
字義
|
①握 ②用手拿
|
組詞
|
①掌握 ②握住
|
成語
|
抱瑜握瑾、握雨攜云、三吐三握
|
據(jù)
|
查字典
|
音序
|
J
|
讀音
|
jù
|
部首
|
扌
|
筆劃
|
八畫
|
字義
|
①占據(jù) ②憑據(jù);依靠 ③按照;依據(jù)
|
組詞
|
①占據(jù) ②憑據(jù) ③據(jù)說
|
成語
|
據(jù)為己有、據(jù)理力爭、引經(jīng)據(jù)典
|
構(gòu)
|
查字典
|
音序
|
G
|
讀音
|
gòu
|
部首
|
木
|
筆劃
|
四畫
|
字義
|
①構(gòu)造;組合 ②結(jié)成(用于抽象事物)
|
組詞
|
①結(jié)構(gòu) ②構(gòu)圖
|
成語
|
鴻圖華構(gòu)、負薪構(gòu)堂
|
復(fù)
|
查字典
|
音序
|
F
|
讀音
|
fù
|
部首
|
夂
|
筆劃
|
六畫
|
字義
|
①繁復(fù) ②重復(fù) ③恢復(fù)
|
組詞
|
①復(fù)雜 ②復(fù)習 ③收復(fù)
|
成語
|
三翻四復(fù)、反反復(fù)復(fù)
|
搶
|
查字典
|
音序
|
Q
|
讀音
|
qiǎng
|
部首
|
扌
|
筆劃
|
四畫
|
字義
|
①突擊 ②搶奪;爭奪 ③趕快;搶先
|
組詞
|
①搶灘 ②搶劫 ③搶先
|
成語
|
哭天搶地、明搶暗偷、趁火搶劫
|
二、生詞知識
慈愛 【cí ài】詞義:仁慈憐愛。
例句:老師眼里流露著慈愛的目光 七嘴八舌 【qī zuǐ bā shé】詞義:你一句我一句,形容人多嘴雜。也形容大家充分發(fā)表意見。
例句: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平衡 【píng héng】詞義:本課指對立的各方面在數(shù)量上或質(zhì)量上相等或相抵
例句:自信勇敢的人能夠平衡自我和他人的尋求。 商量 【shāng liáng】詞義:交換意見。
例句:有事大家好好商量,不要去爭吵。 成千上萬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詞義:形容數(shù)量非常多。
例句:春天來了,成千上萬的蝴蝶飛向蝴蝶谷。 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詞義:指周圍各地或各個方面。
例句:會議代表來自祖同的四面八方。
近義詞
- 撫摸 —— 撫摩
- 一截 —— 一節(jié)
- 掌握 —— 控制
- 調(diào)整 ——-調(diào)節(jié)
反義詞- 復(fù)雜 —— 簡單
- 搶前 —— 退后
- 平衡 —— 失衡
- 展開 —— 收攏
三、課文知識
段落分析全文共11個小節(jié),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6小節(jié)):寫陶行知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循循善誘地引導(dǎo)他們。 第二段(第7~10小節(jié)):寫陶行知耐心細致地啟發(fā)孩子們了解蜻蜓身體各部分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功能。 第三段(第11小節(jié)):寫在陶行知的教導(dǎo)下,孩子們放飛了蜻蜓。
中心思想課文寫了陶行知見孩子們在捉蜻蜓,于是和他們對話,介紹蜻蜓是益蟲,并叫他們放飛蜻蜓,孩子們最后聽從了他的勸告。啟發(fā)我們:人類要愛護像蜻蜓一樣的益蟲,要和它們和睦相處,要保持生態(tài)平衡。
寫作特點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通過人物具體明白的對話,推進故事的發(fā)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從中了解有關(guān)的科學知識,受到教育,并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代的關(guān)懷愛護和諄諄教導(dǎo)。
篇章理解
1.“蜻蜓用尾巴在河里點水。” 這一句是一個孩子對蜻蜓尾巴作用的認識,但看到的只是表面現(xiàn)象。這句話其實還涉及 蜻蜓繁殖的特點:雌蜻蜓用尾巴在河面上點水,把卵產(chǎn)于水中,以此來繁衍后代。除此之外,還可以連帶涉及一個成語:蜻蜓點水。這也是抓取了蜻蜓產(chǎn)卵時的特定動作,形容做事不深入,很膚淺,其實與“點水”本來內(nèi)涵時風馬牛不相及的。 2.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陶行知時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但他與孩子們說話時沒有一點架子,在引導(dǎo)孩子們認識了蜻蜓后,以“商量的口吻說”,更體現(xiàn)出他對孩子們的尊重和愛護。
四、課外知識蜻蜓 蜻蜓,昆蟲,身體細長,胸部背面有兩隊膜狀的翅,休息時翅展開,平放兩側(cè)??趦?nèi)生著一堆堅硬有力的紫色大顎。在它任意轉(zhuǎn)動的腦袋上,有一對異常發(fā)達的大復(fù)眼幾乎占了整個頭部的一半。蜻蜓的一只大復(fù)眼由1萬多只小眼組成,所以蜻蜓在疾飛時,能正確清晰的看到9米開外處于活動狀態(tài)的昆蟲的各個部分,還能看見在千米以外飛行的同類。 蜻蜓是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卵在水里孵化的幼蟲叫若蟲(水蠆)。幼蟲要經(jīng)過一年半時間,蛻皮十次以上,然后沿水面爬上地面,蛻去最后一次皮,才變成成蟲。 全世界的蜻蜓大約有5 000多種,我國約有300種。 陶行知陶行知(1891~1946),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澤東評價他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來稱頌它是“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宋慶齡贊譽他是“萬世師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