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
旗
|
查字典
|
音序
|
Q
|
讀音
|
qí
|
部首
|
方
|
筆劃
|
十畫
|
字義
|
旗子
|
組詞
|
國旗
|
成語
|
旗開得勝、錦旗招展
|
二.生詞
近義詞
反義詞三.句子段落
段落分析
《江南春》一、二句寫今——千里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綠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展,展現(xiàn)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的畫面。 三、四句懷古——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依靠神靈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 《春日偶成》一、二句寫景——云淡、風輕、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p> 三、四句抒情——身處這宜人的春色,詩人完全陶醉了,可是有誰知道他內(nèi)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閑貪玩呢!
中心思想《江南春》這首詩在描繪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之時,也感嘆南朝的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詩人借古諷今。 《春日偶成》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游,觸景生情,意興所至而寫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fā)了春日郊游的愉悅心情。
寫作特點
借古諷今,以古喻今。 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篇章理解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詩中的“四百八十寺”只是取其概數(shù)。意在指出:南朝統(tǒng)治者廣建佛寺,規(guī)模宏大,以此祈求神明保佑。然而這些寺廟不僅沒有改變他們覆滅的命運,即使寺廟本身也多數(shù)倒塌,現(xiàn)在剩下多少掩映在這蒼茫煙雨中呢? 2.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面對一派大好春光,使人覺得怡然自得,樂在其中:以“時人不識”來映襯自己難以言傳的內(nèi)心快樂,以如同少年那樣偷閑貪玩來襯托自己獨有的內(nèi)心感受,表現(xiàn)了自己全身心融入大自然的特定心境。 3.千里鶯啼綠映紅 這句詩中的“千里”一詞用得很好,給人無限想象的空間。意思是: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4.傍花隨柳過前川 這句詩中一連用了三個動詞“傍”“隨”“過”,非常精妙地表現(xiàn)了詩人輕松愉悅的心情。詩人流連春天的美景,腿跟眼移,腳隨心動,在花間柳下穿行,不知不覺來到河邊。將詩人在花叢柳樹間漫不經(jīng)心地信步徜徉,幾乎到了忘我境界,符合詩人此時心境。
四.課外延伸
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 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杜牧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是宰相杜佑之孫,晚唐時期人。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 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zhuǎn)淮南節(jié)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