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示課題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運用等式的性質解一些稍復雜的方程。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有關方程解法的理解,提高我們分析數量關系和能列方程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二、基本練習
1.解方程。選自教材第12頁第9題。
(1)4+2.5x=20 2.3x-1.02=0.36
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集體校對時,提醒學生要自覺檢驗,并說說以后遇到像這樣的方程一般可以怎樣解。
(2)20x÷2=360
先讓學生說說這樣的方程可以怎樣解。再讓學生做一做,指名板演。集體校對時,說說解這個方程的依據,并讓學生做口頭檢驗。
(3)師生共同總結解此類方程的一般方法。強調要養(yǎng)成自覺檢驗的習慣。(x=36;x=36;x=0.6;x=6.4;x=2.6;x=8)
2.看圖列方程解方程。選自教材第12頁第10題。
教師出示題目,引導學生讀題分析:
(1)說說兩題中的x分別表示哪個數量。
(2)找出每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第1題如果有困難,教師可提醒學生回憶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小組交流等量關系式。
(3)學生解答,指名板演,集體講評。
交流時,還要注意學生的解題格式(不要設未知量),以及解題過程,引導學生口頭檢驗。((1)1.3x÷2=0.39 x=0.6 (2)3x+18=19.8 x=0.6)
3.列方程解應用題練習。選自教材第12頁第11題。
(1)出示題目,引導學生讀題分析。
(2)學生獨立完成。
(3)展示交流,讓學生說一說等量關系。
三、對比練習
1.果園里有桃樹60棵,比梨樹的3倍少6棵,梨樹有多少棵?
2.果園里有梨樹60棵,桃樹比梨樹的3倍少6棵,桃樹有多少棵?
學生讀題分析每一題的數量關系,然后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答。學生獨立嘗試,交流。
教師引導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類似第1小題這樣的題目適合用方程解,類似第2小題這樣的題目適合用算術方法解。
四、變式練習
1.選自教材第12頁第12題。
(1)分析:此題,條件較多,而且同一道題目,出現(xiàn)了兩個不同的未知量,學生往往無從下手,教師應予以指導幫助,同時對學生強調注意此題的的解題格式。
(2)出示題目,引導學生讀題分析。
追問:與前面的題目相比,這道題目有何不同?
學生思考后,同桌交流。
教師明確:此題既要求小瓶的容量,又要求大瓶的單價,出現(xiàn)了兩個未知量。
(3)講解要分別考慮,分別找關系式,分別解設未知量,且未知量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一般分別用x ,y來表示。
(4)學生找關系式,列方程解方程。
教師講評,重點進行規(guī)范格式的指導。(解:設小瓶容量為x升,大瓶的單價為y元。3x=1.5 x=0.5 ;y-3.2=1.8 y=5)
(講評:此題先讓學生用方程解,為下一題做好鋪墊。方程解好后,讓學生列算式經驗)
2.選自教材第12頁第13題。
(1)出示題目。學生讀題后說說題目要我們求什么。
教師:此題與上一題相比,有什么類似的地方?
小組交流,明確有兩個不同的未知量。
(2)追問:你會解答嗎?可以讓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
在全班交流時,教師適時提醒學生:像這樣的題要用不同的字母來分別表示小亮出生時的身高和體重??梢杂脁表示小亮出生時的身高,用y來表示小亮出生時的體重。
(3)學生獨自解答,指名板演。
集體評講、訂正。(3x-0.03=1.53 x=0.52 ; 14y+1.7=46.5 y=3.2)
五、聯(lián)系生活,運用知識
1.選自教材第12頁第14題。
投影出示題中的發(fā)票,讓學生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問:你有辦法算出墨水的單價嗎?
學生獨立嘗試。集體交流,注意不同的方法。(方程和算術方法)
2.選自教材第12頁第15題。
(1)出示溫度計,教師簡單介紹:我國測量溫度常用℃(攝氏度)作單位,有時還使用℉(華氏度)作單位。華氏溫度和攝氏溫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進行換算:(教師出示公式,學生齊讀)
華氏溫度=攝氏溫度×1.8+32
(2)問:如果華氏溫度計測出的溫度是86℉,相當于多少℃?
出示問題,讓學生讀一讀。
(3)問:你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
讓學生嘗試解答,指名板演。集體交流。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完成第三部分習題設計“課堂作業(yè)”第3、4、6題。
2.課后作業(yè)。
完成第三部分習題設計“課后作業(yè)”第2、5、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