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讀: 讀著《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總感覺有個人在對我描述山水畫圖,卻少了應該有的說教成分。孩子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嗎?。?/p> 這也許就是閱讀對象對于文本的感應力。 如果作者或者編者靠攏,那么,這么美的山水畫圖,咱們?yōu)槭裁磿芙^走進呢?
4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原創(chuàng)) (題目中可以 加上“這本”就好理解了?!罢n本”是知識的載體,“綠色”是安全、生機勃勃的象征。誰向誰發(fā)出號召?為什么要發(fā)出號召呢?) (孫友田 煤礦詩人,收入蘇教版教材的文章還有《月光啟蒙》) 祖國敞開了綠色的大門, 給孩子一片清涼的綠陰。 (祖國的意象可以通過分析得出,祖國就是一個擁有門的家。家 給我們保護,家給我們溫暖。) 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 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點題)
讓明亮的眼睛 去發(fā)現(xiàn)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 (定語后置,是為了突出定語。) 用絢麗的色彩 (“絢”的讀音要注意) 去描繪果園的豐收,沃野的耕耘。 (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畫筆去描繪,讓我們學會觀察自然,觀察周圍。)
鳴禽、野花要和你們聯(lián)歡, 生活里洋溢著歡樂和溫馨。 (聯(lián)歡一定洋溢著歡樂和溫馨。能想象出聯(lián)歡的場景嗎?早晨,我們來到操場上—— 黃昏,我們漫步在林蔭小道 —— 春天,我們去野外郊游——秋天,我們去田野拾稻穗……) 祖國的山水要和你們相聚, 請聽一聽它們心中的聲音。 (多么誘惑人的事情,山水有了人的情感,一切景語皆情語,是誰的情呢?就是那個號召我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課本的人。)
青山說:攀登吧, 飽覽無限的風光,滿懷少年的豪情! (用幾個詞注釋一下“無限的風光”,如何?為什么說后面沒有引號呢?) 綠水說:前進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顯示少年的胸襟! (用一句話來注釋一下大海的浩瀚?或者播個視頻就可以。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敖蟆鼻氨且?。)
去吧,天空會撒開片片云錦, (“云錦”什么?學生估計沒見過。沒見過怎能理解云的質感呢?“錦”前鼻音。) 給你們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會吹來陣陣微風, 給你們留下愉快的黃昏。
祖國敞開了綠色的大門, 給孩子一片清涼的綠陰。 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 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回環(huán)之美,不僅是表現(xiàn)在形式上,還有意思上的遞進。) (這首積極向上的詩歌,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大致意思都懂的。但是詩歌的學習怎么能僅僅停留在理解意思的層面呢?還有意象,還有情感,以及是如何用意象來表達情感的,還有節(jié)奏之美,節(jié)奏美特別表現(xiàn)在第二自然段和首尾呼應。)
我在想: 1.本文從結構上來說,首尾呼應,為什么有這樣的呼應呢?在表達效果上有何區(qū)別? 2.如何引導孩子去感受自然的生機勃勃呢?或者是用什么方法去喚醒孩子可能有的而這種體驗呢? 3.這首詩除了朗誦,還有哪些是可以教給孩子的呢? 你在備課時有什么疑惑呢?請在后面跟帖,我們將及時更新,一起討論。歡迎您的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