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時 連除練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16-17頁第15~20題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除數是二位數的四舍五入計算方法 2、進一步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yǎng)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算法 1、練習三第15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注意: (1)、發(fā)現學生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幫助他們分析錯誤原因并及時訂正。 (2)、要讓學生經歷通過驗算發(fā)現計算錯誤的過程,幫助他們體會驗算的作用和價值。 2、第1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和交流發(fā)現: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這兩個數的積。 3、第17題。 學生獨立完成。 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提醒他們應用第16題中發(fā)現的規(guī)律進行簡便計算。例如,210\35,可以把原算式轉化成210\7\5再直接口算出得數。 二、練習解決實際問題 1、第18題 學生獨立完成。 注意:這題既可以先算平均一個花壇里栽了多少棵郁金香,也可以先算出3個花壇里紅色的郁金香一共有多少棵。 2、第19題。 學生獨立完成 注意:要通過比較和交流,使學生明確:兩道題都是已知展覽館有2層,每層有12個展廳;第(1)題是已知每個展廳里放30幅畫,求一共放了多少幅畫,第(2)題是已知一共放了720幅畫,求平均每個展廳放了多少幅畫。所以,第一題要列連乘的算式解答,第(2)題要列連除的算式解答。 3、第20題 學生先審題,然后說一說題意。再解答。 注意: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要比較出哪種蛋糕最貴,哪種蛋糕最便宜,就要分別求出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單價。 三:拓展提升 思考題:一個大西瓜,需要兩只小猴一起抬。三只小猴要把西瓜從離家300米遠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可以這樣思考:如果是兩只小猴,它們一共要抬300*2=600(米),現在是3只小猴輪流抬,就相當于把600米平均分成3份,每只小猴要抬600\3=200(米)。 四、課堂作業(yè)。 完成《補充習題》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