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塊:復(fù)習導(dǎo)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日月潭的傳說》,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日月潭是——那里——是個——還有——
3.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日月潭,走進這個動人的傳說。
第二板塊:整體感知人物特點
1.自由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看看人們眼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什么樣的人?2.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是英雄?
第三板塊:精讀第3、4自然段
1.任務(wù)驅(qū)動。
【學習單1】
(1)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從哪里可以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呢?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圈出關(guān)鍵的詞語,想想讀懂了什么?△
(2)自學時間:6分鐘。
2.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導(dǎo)學策略。
3.巡視、參與小組合作探究。
4.導(dǎo)學
●第3自然段
(1) 出示:就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
(2)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在什么情況下挺身而出的?(理解“一籌莫展”)
(3)那么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為什么不行呢?
(4)是呀,就是在人們一籌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點絕望的時候,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你覺得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
(5)比較句子:
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惡龍。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
讀讀兩句話,體會兩句話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6)讓我們堅定地、勇敢地讀好這句話。
●第4自然段
(1)同學們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氣概,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那么這兩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惡龍,拯救日月的呢?
(2)他們是如何拿到金斧頭和金剪刀的?
出示: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從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3)展開想象,體驗艱苦。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體驗一下大尖哥和水社姐在拿金斧頭和金剪刀過程中的艱辛。
①他倆手握砍刀,行進在布滿荊棘的山林中, 。
②山中天氣變化無常,呼嘯的狂風來了, ;滂沱大雨來了, 。
③一路上,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累了就 ,餓了就 ,渴了就 。
(4)比較句子:
他們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讀讀兩句話,體會兩句話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5)當他們拿著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回到潭邊。他們又冒著生命危險降伏惡龍。那么,他們是怎樣降伏惡龍的?(板書:降伏惡龍)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出示:回到潭邊,他倆又冒著生命危險,……人們重又見到了光明。)
分角色讀課文。
第四板塊:精讀第5、6自然段
1.過渡:降伏惡龍以后,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餓,便用龍肉來充饑,吃下龍肉后,身體一個勁地往上長,轉(zhuǎn)眼間,就化作了兩座青山,永遠地守衛(wèi)在潭的兩邊。
2.人們再也看不到大尖哥和水社姐了,看到的只是兩座青山。此時此刻,鄉(xiāng)親們會對著兩座青山說什么呢?
3.人們?yōu)榱思o念這兩位為了大家利益而犧牲自己生命(板書:為民造福)的年輕英雄,把這兩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把這個潭叫做日月潭。
4.讓我們帶著份崇敬之情,齊讀最后兩個小節(jié)。
第五板塊:分享幸福,與書相伴
1.從此,人們來到日月潭就會看到這兩座山。導(dǎo)游也會滿懷深情地講述這個動人的傳說。
現(xiàn)在你就是導(dǎo)游,當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日月潭旅游時,你會如何講述呢?練習一分鐘,指名講述。
2.同學們,古今中外流傳著很多傳說故事,像類似于《日月潭的傳說》《大禹治水》這樣的傳說還有很多,課后同學們可以自己去看一看這些:《精衛(wèi)填海 》、《嫦娥奔月》、 《盤古開天地》、 《女媧造人》。
第六板塊: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補充習題》剩余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