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閱讀——認識角”課時教學計劃(思維訓練9) 主備者: 施教時期 2014 年 月 日 教學內(nèi)容 | 小學數(shù)學補充讀本P15~19例1~4。 P19~22練習一第1~8題以及閱讀材料。 | | | | | | | | 1. 通過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掌握數(shù)角的方法。 2. 能靈活、巧妙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數(shù)學實際問題。 3.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及價值。 | | 重點:掌握數(shù)角的方法。 難點: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 學生經(jīng)驗: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角,能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數(shù)學補充讀本》 | | 1.預習《小學數(shù)學補充讀本》小學數(shù)學補充讀本P15~19例1~4。 P19~22練習一第1~8題以及閱讀材料。 閱讀要求:在閱讀時可作適當?shù)娜θc點,同時把你的收獲與體會寫在小天地“收 獲與體會”里;若有問題的話,就先把它寫在小天地里,上課時大家一起提出來 解決。 2.試著做P19~22練習一第1~8題。 | | | | 一、交流預習成果,(預設5分鐘) 1.學生小組交流預習情況,說說你對角的了解? 2.全班交流。 二、預習拓展引新(預設1分鐘) 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三、自主嘗試解答(預設 10 分鐘) 學生打開書本P15~19例1~4。 自主學習菜單: 1.想一想,在解答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2.說一說,解題時你是怎樣想的? 3.試一試,你能解答嗎? 四、分享提煉解法(預設14 分鐘) 1.指名學生口答。 2.講解例1。 (1)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思路。(即分析過程) (2)學生小結(jié)。 3.講解例2。 (1)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思路。(即分析過程) (2)學生小結(jié)。 4.講解例3。 (1)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思路。(即分析過程) (2)學生小結(jié)。 5.講解例4。 (1)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思路。(即分析過程) (2)學生小結(jié)。 | 【板塊一】 1.引入:你知道什么樣的圖形是角? 2.由組長組織本組學生匯報預習成果。 3.全班交流。 【板塊二】 1.引入:我們已經(jīng)對角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2.揭示課題。板書:《認識角》。 【板塊三】 1.出示例題 2.學生根據(jù)菜單自主學習,教師巡視,解答后小組中進行交流分享。教師深入組中幫扶弱勢群體,收集有效資源,以便在下一環(huán)節(jié)中,適時滲透和利用。 【板塊四】 1.指名說說,在解題時要注意什么? 2.講解例1。 總結(jié):數(shù)角的個數(shù)和數(shù)線段一樣,也要做到有條理、不重復、不遺漏。數(shù)角的方法和數(shù)線段的方法類似,關鍵要固定角的一條邊,再根據(jù)另一條邊的變化,按照一定的順序去數(shù)。 3.講解例2。 總結(jié):數(shù)角的個數(shù)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現(xiàn)在介紹一種簡單的方法。每個小正方形里有4個直角,所以9個小正方形里直角的個數(shù)是4×9=36個。 4.講解例3。 總結(jié):一共有幾個角,只要按照例1的方法數(shù),馬上可以得到6個。而判斷是否是直角、鈍角、銳角,則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量,如果正好,就是直角,如果比直角小,就是銳角,如果比直角大,就是鈍角。 5.講解例4。 總結(jié):沿直線剪,直線的位置不同,剩下的圖形就不同,角的個數(shù)也不同。 | | | 五、即時鞏固內(nèi)化(預設10分鐘) 完成P19~21練習二第1~5題。 | 【板塊五】 1.先整體練習,再全班校對,錯題及時進行糾正,強化鞏固。 2.講評、交流練習二第1~5題。 3.提供典型錯例,分析、糾錯。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