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沉香救母》(二)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訓練上,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緊扣“不在乎”這個關鍵詞,讓學生細細地品讀文本。以沉香“一點都不在乎”什么?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體會沉香不畏艱難險阻,救母心切的頑強意志。結合孩子們的感情誦讀,我又一次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沉香,并引導學生: “沉香,你一路上翻過多少座高山?跨過了多少道深澗?你不累嗎?休息一會吧!” 生:“我不能休息,我還要趕著去解救媽媽?!?/p> 師:“那你餓了怎么辦,渴了怎么辦?” 生:餓了就采幾只野果充饑,渴了就捧幾口泉水喝喝。 師:“野果充饑,泉水止渴,漫漫長路你受得了嗎?” 生:“為了解救媽媽,我什么都受得了?!?/p> 師:“你累了呢?” 生:“累了,我就在樹下休息一會兒,想想媽媽,就會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p> 師:“沉香,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你不疼嗎?” 生:“疼!” 師:“既然那么疼,就不要去了?!?/p> 生:“不行,我還要去解救媽媽呢!不救出媽媽,我決不放棄!” 通過這樣的師生對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就更深入了,也更能深刻感受到沉香一心救母的急切心情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