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nèi)容 | 練習3 | 共幾課時 | 3 | 課型 | 練習 |
第幾課時 | 2 |
教學 目標 | 1.練習書寫中部有撇、捺的三個字:“奈”、“恭”、“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起筆畫特點,撇捺如同鳥翅舒展。 2.借助工具書,弄懂成語的大概意思,讀出韻味,最后達到熟記的程度。 |
教學 重難點 | 八個成語的運用。
|
教學 資源 | 1. 諸葛亮的故事。
2. 諸葛亮的歇后語: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無還
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秘莫測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
預習 設(shè)計 | 1.讀讀成語,把難寫的寫一寫。
2.查找成語的意思。
|
學 程 預 設(shè) | 導 學 策 略 | 調(diào)整與反思 |
第一板塊:寫好鋼筆字(5分鐘)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奈”、“恭”、“慕”三個字。
2.引導學生讀貼,要求學生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jié)構(gòu)和關(guān)鍵筆畫的書寫要求。
3.學生交流
(寫“奈”。字中的撇捺要寫得舒展,如同鳥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勢。)
4.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板塊:讀讀背背(19分鐘)
1.學生讀準成語的讀音。
2.指名讀,齊讀。
3.學生了解成語意思。
(指名交流成語意思)
初出茅廬:茅廬,茅屋。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剛到工作崗位上來,缺乏經(jīng)驗。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中的:“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钡恼Z句。
才華橫溢:指文學藝術(shù)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料事如神:形容預料事情極其準確,如同神仙一樣。
膽大心細:做事勇敢果決而又考慮周密。
鞠躬盡瘁: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瘁,過度勞累。
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罷休。形容奮斗終生。
獨木難支:一根木頭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回天無力:比喻局勢或病情嚴重,已無法挽救。
4.學生多種形式練習朗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
5.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成語:
在“三國”中,諸葛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以劉備要,請他出山。諸葛亮,就屢見奇功。從“草船借箭”這些故事中可見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又盡心輔佐劉禪,做到了“,”。另外,“三國”中還有許多人物打動了我們,我知道有關(guān)關(guān)羽的故事有:,。
(才華橫溢、三顧茅廬、初出茅廬、神機妙算、料事如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刮骨療毒、夜走麥城)
第三板塊:課堂作業(yè)(15分鐘)
完成《單元自測3》中的第一至五大題。
第四板塊:明確任務(wù),完成作業(yè)
(1分鐘)
| 第一板塊:寫好鋼筆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引導學生讀貼,要求學生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jié)構(gòu)和關(guān)鍵筆畫的書寫要求。
3.這些字在書寫時,你認為有哪些地方應(yīng)該提醒大家注意的?
4.根據(jù)描紅情況,教師及時進行小結(jié),再讓學生仿寫。
第二板塊:讀讀背背
1.出示成語:
初出茅廬 才華橫溢 料事如神
膽大心細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獨木難支 回天無力
2.指名讀,齊讀。
3.這8個成語十分簡練地描述了三國時期蜀國軍事家諸葛亮的特點。這些成語的意思你理解嗎?
4.學生多種形式練習朗讀。
5.運用成語。
第三板塊:課堂作業(yè)
完成《單元自測3》中的第一至五大題。
第四板塊:布置作業(yè)
1.抄寫成語并默寫。
2.做一個反思,想想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安慰過別人或被人安慰過。
|
|
作業(yè) 設(shè)計 | 1.抄寫成語并默寫。
2.做一個反思,想想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安慰過別人或被人安慰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