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塊:走近練習(1分鐘) 第二板塊:語文與生活。(15分鐘) 木犁:以牛牽引用于翻土,犁鏵、犁壁為鐵制,余皆木制。80年代后,平原多以機耕,山區(qū)尚有少量使用。 耙:用于耕后碎土,呈長方形,木架鐵齒,耙架上裝10余把鐵刀片,以刀片滾動切碎泥塊。 鐮刀:俗稱割刀,呈月牙狀,刀口有斜細鋸齒,尾端裝木柄,用以收割稻麥。50年代受蘇北、山東大鐮刀影響,刀體、刀柄稍有加長,為今收割常用工具。 鋤頭:用于松土、削草??煞峙蒌z、闊板鋤、開山鋤等。 耬:也叫耬犁。據(jù)東漢崔寔《政論》記載,耬犁是西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所發(fā)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边@種耬犁就是現(xiàn)在北方農(nóng)村還在使用的三腳耬車。耬車有獨腳、二腳、三腳、甚至四腳數(shù)種,以二腳、三腳較為普遍。王禎《農(nóng)書· 耒耜門》記載,兩腳耬的具體結(jié)構(gòu)為:“兩柄上彎,高可三尺,兩足中虛,闊合一壟,橫桄四匝,中置耬斗,其所盛種粒各下通足竅。仍旁挾兩轅,可容一牛,用一人牽,傍一人執(zhí)耬,且行且搖,種乃自下?!?/div> 第三板塊:誦讀與欣賞。(15分鐘) 1.請同學介紹李清照的生平,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2. 自讀自悟,入境入情。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高聲朗讀,或輕聲吟誦,邊讀邊感悟詩句的意思。 (2)反復朗誦,讀出項羽活著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壯,做鬼中的英雄的豪邁氣概。 3. 學生反復吟誦,細細欣賞詩文,背誦詩文。 ① 感悟 “ 結(jié)構(gòu)特點 ”—— 前兩行詩 “ 頌古 ” ,寫出項羽一生的英雄豪氣;后兩句諷今,痛斥當權(quán)者的茍且偷安。 ② 語言特點 —— 僅 20 字,把古今幾個典型人物形象展現(xiàn)眼前。特別是 “ 杰 ”“ 雄 ”“ 思 ”“ 不肯 ” 等強烈地抒發(fā)了一個 “ 弱不經(jīng)風 ”“ 滄桑憔悴 ” 的特殊女詩人的真摯情感 ! 第四板塊:寫好鋼筆字。(6分鐘) 1.讀帖。 2.生說出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每個字的結(jié)構(gòu)的書寫注意點。 3. 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觀察整體,一氣呵成。 第五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yè)。(3分鐘)
|
第一板塊:導入揭題 1.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練習2》中的“語文與生活”、“誦讀與感悟”“寫好鋼筆字”。 2. 板書課題:練習2 第二板塊:語文與生活。 1.自由連線,認識各種農(nóng)具。(交流,教師指出正確答案) 2.你們知道這些農(nóng)具都有什么作用嗎?(學生自由說,提出不同意見) 3.讀讀詩句,看看帶點的詞語都和什么農(nóng)具有關(guān)系。 學生判斷、交流。 4.弄清農(nóng)具用途。 5.讀讀詩句,括號中的詞和什么農(nóng)具有關(guān)系? 晝出(耘田)夜績麻 童孫未解供(耕)織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耕:木犁 耘田:鋤 鋤禾:鋤頭 種: 耬 收:鐮刀 第三板塊:誦讀與欣賞。 1.唐詩、宋詞,作為屹立于中國數(shù)千年文明史的兩座豐碑,體現(xiàn)了漢語言文學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古人的詩詞藝術(shù),的確值得我們認認真真地學習、體會。古人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接下去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宋代女詩人李清照寫的詩歌《夏日絕句》。 ( 板書:課題、作者 )
2.自讀自悟,入境入情。 (1)要求:參考詩句后的提示,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查字典,可以在小組內(nèi)討論。 (2) 學生交流匯報,體會 “ 人杰、鬼雄 ” 的含義。 教師相機板書:生 —— 人杰 死 —— 鬼雄 (3)既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又通過同學之間的評議,在不露痕跡中指導學生深入體會詩人的人生價值:生時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通過個性化品讀,讓情感激發(fā)情感,讓心靈滋養(yǎng)心靈,使學生充分感受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4) 指導學生借助預習時收集的資料,體會 “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一句中項羽寧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東的英雄氣概,了解南宋君臣不戰(zhàn)而退、茍且偷安的行徑。 (5) 體會:李清照為什么如此懷念項羽?體會李清照的人生價值取向。 3 .體味詩文,欣賞詩句。 學生反復吟誦,細細欣賞詩文,背誦詩文。 思考:全詩中你覺得最耐人尋味的詞句是哪些?為什么? 學生在交流中,喚起對英雄的崇拜,對南宋君臣茍且偷安行徑的憤慨,進一步體會到古詩詞中一字千金的凝練,激發(fā)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對于學生難于領悟到的,教師應 “ 講其當講 ” ,以逐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 4 .拓展延伸,積累內(nèi)化。 學生交流平時閱讀積累: 描寫英雄形象的詩句: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反映朝廷昏庸,不戰(zhàn)而退的詩句: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5 .學習小結(jié),形成能力。 讓學生談談自己課后的收獲,懂得結(jié)合時代背景、抓住關(guān)鍵詞句、體味詩詞、欣賞詩句中語言的精妙等閱讀古詩的方法。 第四板塊:寫好鋼筆字。 1.指名讀這段話,明確選自于課文《盧溝橋烽火》。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整體的布局,行款的優(yōu)美,還要細心觀察每個字間架結(jié)構(gòu)的勻稱、合理。 3.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每個字的結(jié)構(gòu)的書寫注意點。 4.指點:字距小于行距,大字緊湊,小字寫的舒展一些。 5.板演“序幕”、“戰(zhàn)爭”、“如火如荼”等詞語。 6.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觀察整體,一氣呵成。 第五板塊:布置作業(yè) 1.背誦《夏日絕句》。 2.搜集其他的愛國詩詞。 3.復習朗讀本單元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