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紹克隆技術的科普說明文。文章以通俗易懂,兒童化的語言,揭開了克隆的神秘面紗,展示了克隆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美麗圖景。 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一條主線應是“什么是克隆?克隆技術的神奇表現(xiàn)在哪里?”還記得原來的課本上這篇的課題還是《克隆之謎》,現(xiàn)在變成了《神奇的克隆》。我想這不會是一個隨便的變動,所以我找出體現(xiàn)克隆技術“神奇”的句段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引領孩子們?nèi)プx課文,會很有效在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在帶領孩子們品讀他們找出來的重點句段時,我著重引領孩子們反復品味其中最能表現(xiàn)克隆技術“神奇”的字詞。通過適當引導,讓孩子們體會“所有”、“一般”、“一些”等能夠體現(xiàn)作者科學嚴謹精神的詞語的使用效果,或讓孩子們體會“下定義”、“舉例子”、“分類別”等說明方法的特點,使得課堂教學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而且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設計也會讓孩子們獲得對說明文寫作特點的感性認識。 不把語文課上成劃句號的課,已成為目前大家的一個共識。對此課而言,這個理念尤顯重要,克隆技術在造福人類方面,遠遠不止課文所提及的培育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糧食和蔬菜新品種,及優(yōu)良的家畜,也不僅僅局限于在保護生態(tài)、醫(yī)學上的重要意義,第八節(jié)最后的省略號,給讀者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引發(fā)讀者去想象克隆技術的“誘人的前景”。因此,當孩子們在課堂上感受到克隆技術的奇妙后,引導孩子們利用書籍進一步了解克隆技術,除此之外,讓孩子們以“假如我是克隆專家”為題,讓孩子們?nèi)ハ胂螅@也誘發(fā)了孩子們對未來科學的展望和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