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 7、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 共幾課時
| 2
| 課型
| 新授 |
第幾課時 | 1 |
教學 目標 |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本課5個生字,其中綠線之間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結合課文了解“孿生兄弟”的意思。 3.能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給課文分段并簡要地概括段落大意。 |
教學 重難點 |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由課題入手,初步把握“孿生兄弟”的含義
|
教學 資源 | 火星概況
火星(Mars)是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
公轉軌道:離太陽227940000 千米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而遠的次序計為第四顆,比地球小,公轉周期約687天,自轉周期約24小時37分。
公轉周期:約687天.
自轉周期:24小時37分22秒.
行星直徑:6794 千米.
質量: 6.4191e20 噸.
火星被稱為戰(zhàn)神,這或許是由于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所以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
火星在史前時代就已經(jīng)為人類所知。由于它被認為是太陽系中人類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說家們的喜愛。
第一次對火星的探測是由水手4號飛行器在1965年進行的。人們接連又作了幾次嘗試,包括1976年的兩艘海盜號飛行器
火星的軌道是顯著的橢圓形。因此,在接受太陽照射的地方,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將近160攝氏度。這對火星的氣候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鹦巧系钠骄鶞囟却蠹s為218K(開爾文,溫度單位,即從絕對零度-273.16℃開始的攝氏度)(-55℃,-67℉),但卻具有從冬天的140K(-133℃,-207℉)到夏日白天的將近300K(27℃,80℉)的跨度。盡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積卻相當于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
除地球,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種有趣地形的固態(tài)表面行星。
地球:
地球形成自46億年前,大約在16億年前地球每晝夜只有9個小時,比現(xiàn)在自轉快的多,每年約有800多天;到了6億年前,每晝夜延長到了20個小時,年縮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漸放慢自轉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一般認為,地球的形成起源于太陽星云分化物。
從我們身處地球的視角看來,我們這個行星是非常巨大富饒,為似乎無窮盡的空氣所包圍的;然而,宇航員從太空看來,地球只是個瘦小的球體,被一層薄薄的仿佛一吹就散的大氣所圍繞。對一個空間旅行者來說,在深邃黑暗的空間里的地球,藍色的海域、棕色或綠色的陸地與白皚的云是異常醒目的。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行星,距離有1億5千萬千米(9320萬英里)。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天為365.256個地球日,自轉一周為23.9345小時。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有生命定居的行星。它的快速自旋與熾熱的鎳鐵內核產(chǎn)生了足夠的磁場,與大氣配合保護我們,抵御來自太陽與其他星球的輻射。大氣層還保護我們免遭流星的侵襲,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會在到達地球表面前燒毀。
|
預習 設計 | 1.把課文讀三遍,能做到正確、流利。 2.畫出課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抄寫兩遍。結合課文內容或借助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隕石 家常便飯 逃亡 孿生 裹挾 3.讀讀有關火星和地球的資料 4.《補充習題》一、二、三 |
學 程 預 設 | 導 學 策 略 | 調整與反思 |
第一板塊:走近課文(5分鐘)
1.理解什么是“孿生兄弟”, 知道“孿生兄弟”最主要的特征。(經(jīng)常所說的雙胎胎。長相很相似)
2.讀題
3.理解課題。
(火星和地球這兩顆星球有相似之處;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的意思。)
4.邊讀課文邊思考,初步了解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處,
第二板塊:展示預習(15分鐘)
●生字詞
1.開火車讀,齊讀,相機正音。
2.交流自認為較難理解的詞語。
隕石: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實質的隕星。
家常便飯:比喻經(jīng)常發(fā)生,習以為常的事情。
孿生:兩人同一胎出生。
裹挾:(風、水流等)把別的東西卷入,使隨著移動。
3. 學生展示,組內批閱。
●大家認真傾聽,注意邊聽邊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相互評議。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7分鐘)
1.出示學程單(一):
默讀課文,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分別講了些什么?△
2.簡要交流,理順課文的層次。
第一段(1)由“孿生兄弟”推測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兩種來源。
第三段(6-8)闡述地球上能留
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卻不能
的原因。
第四板塊:學習第一部分(6分鐘)
1.學程單(二):
①為什么人們把地球和火星稱為
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自由
朗讀,思考。
②學習時間:3分鐘。
2.指名口頭填空.
第五板塊:指導寫字(7分鐘)
1.寫好較難寫錯的字
2.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完成習字冊生字部分。
| 第一板塊:走近課文
1.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說某人與某人是孿生兄弟,你們知道什么是“孿生兄弟”嗎?
你們知道“孿生兄弟”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板書課題后齊讀。
3.能說說你從這個題目上讀懂了什么?
4.那火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球體?它為何和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稱“兄”道“弟”呢?它們究竟是怎樣的相似呢?請大家輕輕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
●出示生詞:
熔巖 隕石 彗星 塵暴 蒸氣
拍攝 孕育 缺陷 證實 裹挾
指名一名學生展示交流《補充習題》第一題。
●掃除了字詞障礙,現(xiàn)在我們來朗讀全文。請1—8號同學來分自然段朗讀。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
1. 課文介紹了幾個方面的內容。簡單分析交流后給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大意。(注意:看看哪些自然段的關系非常近,可以劃在一起的。同桌可以商量商量。)
2.簡要交流,幫助學生理順課文的層次。
第四板塊: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出示學程單
2.指名口頭填空:
火星和地球長得太像了——同樣有___,
同樣有_______,同樣有_______,同樣是___,甚至_______。因此人們把它們叫做“_____”。
3.過渡:這對“孿生兄弟“還有什么相似和差異之處呢?下堂課我們再作研究。
第五板塊: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學生寫好較難寫錯的字。
1.出示生字,學生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的生字特征。
2.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完成習字冊生字部分。
|
|
作業(yè) 設計 | 課內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完成《習字冊》
3.完成《補充習題》第三題
課外作業(yè):
★.《補充習題》第一、二題。
★★.《一課一練》中的“知識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