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B;2.C
二、3.(1)摸索;
(2)觸到;
(3)掠過;
(4)驅逐
三、4.(1)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2)無形的手掌/掠過無 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
四、5.D
五、6.D
六、7.“無形的手掌”指詩人的思緒和心中的感情。“殘損”既寫實又表現(xiàn)“我”對祖國的摯愛以及堅貞不屈的意志。
8.(1)“灰燼…‘血”“泥”是對淪陷區(qū)凄涼景象的概括。侵略者的燒殺搶 掠,使大地上處處成廢墟,人民流離失所。詩人的手掌是“殘損”的,祖國 的土地也支離破碎,詩人與祖國有著共同的命運。
(2)詩人所說的“一 角依然完整”的土地.指的是沒有被踐踏的解放區(qū)。從這時開始,詩人 的情緒不再低沉,變得明朗、積極。
(3)比喻(暗喻)。以“太陽”和“春”喻解放區(qū),本體稆喻體的共同特點是都能給中國的大地帶來光明和 蘇醒。
9.對比。突出江南大地的破敗。
10.從感情色彩上說,前 半部分詩人想像著用手掌觸摸地圖上的淪陷區(qū),是消極的、冷色調(diào)的;后 半部分詩人撫摸到了解放區(qū)那“遼遠的一角”,是積極的、暖色調(diào)的。前 后兩部分形成明顯的對比。這首詩前后對比手法的運用,使詩人的感 情傾向更加鮮明,表現(xiàn)出他對解放區(qū)的深情向往,對祖國光明未來的熱 切盼望。
11.貫串在“手掌的感受”這一條線索上。
12.“那里”指“解 放區(qū)”。詩人心目中的“永恒的中國”應是:陽光普照、春風吹拂、萬物 復蘇,人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每個人都活得有尊嚴,有價值。
七、13.柱子堅守承諾,免費擺渡。
14.柱子是一個堅守承諾(誠信)、富有愛心、勇?lián)?責任的人?!皥允爻兄Z”如文中“為了一紙承諾……自己又按過了這把磨 得光滑的櫓……”“富有愛心”如文中“一句呼喚,就丟下滾燙的飯碗;一 聲招呼,除夕夜就剩下婉兒娘倆……”“勇敢擔當”如文中“模糊中柱子聽 到對岸有聲呼喚……對岸很近,不到半支煙工夫,船穩(wěn)穩(wěn)地泊近岸邊”。
15.生活讓婉兒傷心、孤獨、貧窮 一一“傷心”句如“別人說我爸是傻帽兒;擺渡人不無善意的揶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