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塊:走近課文(2分鐘) 1.本篇課文寫了竺可楨的故事。
2.課文寫了竺可楨兩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別是一年前和一年后。 3.觀察精確,一絲不茍 第二板塊:品味語言,感受人物品質(zhì)(30分鐘) 1.默讀課文,在最有感觸的地方做上批注(圈、畫、寫)。
2.預設(shè):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 1.自主學習。(5分鐘)
2.展示。(6分鐘) 【一朵一朵地數(shù) 竺爺爺是走近了杏花才數(shù)的,這樣可以數(shù)得更加清楚一下。 四朵杏花開放的程度還是不同的?!?/font> 齊讀句子。 1. 預設(shè):“是啊,杏花開了?!闭f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①【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yǎng)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font> ②小組練讀對話,展示朗讀。
③杏花只指單純的花朵,而第一朵杏花并不停留于表面含義,其實是為了從竺可楨把握第一朵杏花開放的精確時間這件事,來說明他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齊讀第六小節(jié)。 (二) 1.學生齊讀第6——15小節(jié)。
1.自主學習。(6分鐘) 2.展示。(8分鐘) (出示)2.①學生輕聲練讀,為句子加上提示語。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 )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 )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 )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 )地說:“剛才。” 竺爺爺( )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 )地說:“是。” ②預設(shè):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③根據(jù)提示語練習朗讀。 ④學生展示分角色朗讀。 3. 預設(shè):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4. 預設(shè):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5. 預設(shè):“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6.齊讀竺可楨爺爺?shù)脑挕?/font>
7.交流自己的讀后體會。 預設(shè):我從中明白了竺爺爺是一名治學嚴謹?shù)目茖W家,對待科學,從來沒有半點馬虎。 我覺得竺爺爺是個意志堅強,熱愛科學的人,在他生病時還不忘做記錄。 竺爺爺還很關(guān)心小朋友,他教我們做事情時要仔細觀察。
8.有感情地、帶著崇敬之情地再次朗讀。
第三板塊:總結(jié)遷移(7分鐘)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交流自己的學習感受。 預設(shè):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竺爺爺不但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而且搞科學研究一絲不茍、實事求是。我們做學問也要學習竺爺爺主動探索、精益求精的品質(zhì)。 第四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yè) (1分鐘) |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 1. 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 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別是什么時間? 3. 你覺得竺可楨是位怎樣的科學家?
第二板塊:品味語言,感受人物品質(zhì) (一)課文是怎樣寫出竺可楨觀察細致,一絲不茍的?細讀一到五自然段,在最有感觸的句子旁做好批注。 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 (1)出示: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 【學習單一】 ①從哪里看出是精確觀察? ②是啊,這樣的觀察才是“精確地觀察”, 齊讀這一句話。 ③自學時間:5分鐘。 3.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jié)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4.巡視、參與學生探究。 5.導學。 (1)小組推薦學生展示,通過答案的比較進行指導。 (2)隨著學生的回答集體交流。 (2)出示:“是啊,杏花開了?!闭f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①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②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shù)脑挘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③第一朵杏花和杏花有什么不同? 小結(jié):第一朵杏花是最早開放的杏花,它是物候變化的一個標志,這第一充分體現(xiàn)了竺可楨爺爺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 引讀第六節(jié)。
(二)第二次(學習第6---15自然段) 1.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shù)膰谕?,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font> 2.齊讀 任務驅(qū)動。 【學習單二】 (1)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 (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3)讀第三遍:根據(jù)提示語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shù)脑?,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7---14) (5)自學時間:6分鐘。 3.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jié)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4.巡視、參與學生探究。 5.導學。 小組推薦學生展示,通過答案的比較進行指導。
4.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 5.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竺可楨爺爺?shù)呐d奮和激動?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
6.“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 【板書:一絲不茍】 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shù)脑捯沧C實了這一點。 7.大家猜猜看竺可楨爺爺還會鄭重地記下哪些日子呢?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這一個個精確的時間離不開他長年累月的細心觀察,也是他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的最好反映?!景鍟壕_觀察 】 師出示竺可楨生平介紹。你們看!這就是我們課文中的竺爺爺。他是我國氣象學、地理學的奠基人。從1917年開始,他就養(yǎng)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天氣和大自然的變化是他每天必須紀錄的內(nèi)容。幾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觀測,積累了許多重要的數(shù)據(jù),這為他掌握氣候變化的規(guī)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直到他去世前一天,還用顫巍巍的筆在日記本上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等數(shù)據(jù)。在他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說過這樣一段話:【我需要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每翗E】 8.自己讀讀想想,從竺爺爺?shù)脑捴校忝靼琢耸裁茨兀?/font> 9.竺爺爺傾注了一生的心血致力于科學研究,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是我國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來,讓我們帶著對竺爺爺?shù)木匆庠僖淮锡R讀。 第三板塊:總結(jié)遷移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jié):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qū)W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3.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么? 第四板塊: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和《補充習題》剩余練習。 ☆☆閱讀科學家的故事或《昆蟲記》,在《好書伴我成長》上有所體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