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家庭照明電路的電壓是
220
V,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是
1.5
V。人體皮膚潮濕時,電阻可能降到$1.5×10^3Ω,$根據(jù)下表提示,這種情況下只要在兩手間加
15
V電壓就可能會使人有觸電感覺。
|電流/mA|10|30|100|
|:------:|:------:|:------:|:------:|
|人體反應(yīng)|觸電感覺,人可掙脫|感到劇痛,神經(jīng)麻木|短時間內(nèi)使人心跳停止|

答案:220 1.5 15
14. 如圖所示,某人用一根輕質(zhì)木棒挑著重為120N的物體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長為1.2m,重物懸掛處到肩膀的距離BO為0.8m,手在A端對木棒豎直向下的作用力大小為
240
N。若向左移動木棒AB,減小OB的長且保持OA的長不變,則手作用在A端的力將
變小
(變大/變小/不變,下同),人肩受到木棒的壓力將
變小
。

答案:240 變小 變小
解析:
以O(shè)為支點,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_{A} × OA = G × OB$。
已知$AB=1.2m$,$OB=0.8m$,則$OA=AB - OB=1.2m - 0.8m=0.4m$,$G=120N$。
代入數(shù)據(jù):$F_{A} × 0.4m = 120N × 0.8m$,解得$F_{A}=240N$。
若向左移動木棒,減小$OB$且$OA$不變,由$F_{A} = \frac{G × OB}{OA}$,$OB$變小,$F_{A}$變小。
人肩受到的壓力$F = F_{A} + G$,$F_{A}$變小,$G$不變,所以壓力變小。
240 變小 變小
15. 如圖所示,在“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通過觀察
木塊移動的距離大小
,可以間接知道物體動能的大小,這種把不易被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間接表示出來的方法叫
轉(zhuǎn)換
法。實驗中,使用同一個球就是為了控制
小球質(zhì)量
不變,探究動能大小與
小球速度
的關(guān)系,這種研究的方法叫作控制變量法。

答案:木塊移動的距離大小 轉(zhuǎn)換 小球質(zhì)量 小球速度
16. 擦燃火柴是用
做功
的方式改變火柴的內(nèi)能,點燃火柴是用
熱傳遞
的方式改變火柴的內(nèi)能。如圖所示,將手中的鐵絲在同一位置快速地彎折十余次,用手指觸摸一下被彎折的部位,會感覺到彎折部位的溫度升高,這個現(xiàn)象中
機械
能轉(zhuǎn)化為
內(nèi)
能。

答案:做功 熱傳遞 機械 內(nèi)
17.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圓圈位置連上適當(dāng)?shù)碾姳?就可以使燈泡$L_1$和$L_2$并聯(lián)連接,且都能發(fā)光,則①處為
電壓
表,②處為
電流
表,③處為
電流
表。若只想改變燈$L_2$的電流大小,只要將
③
處換成滑動變阻器即可。

答案:電壓 電流 電流 ③
18. 某段導(dǎo)體兩端的電壓為10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5A,如果電流增大到2.0A時,導(dǎo)體兩端的電壓為
40
V,導(dǎo)體的電阻為
20
Ω;當(dāng)導(dǎo)體兩端電壓為0V時,導(dǎo)體的電阻是
20
Ω。
答案:40 20 20
解析:
根據(jù)歐姆定律$I = \frac{U}{R}$,可得導(dǎo)體電阻$R=\frac{U}{I}=\frac{10\,V}{0.5\,A} = 20\,\Omega$。
當(dāng)電流$I'=2.0\,A$時,電壓$U'=I'R = 2.0\,A×20\,\Omega=40\,V$。
導(dǎo)體電阻是本身屬性,與電壓無關(guān),電壓為$0\,V$時,電阻仍為$20\,\Omega$。
40 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