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下列數(shù)據(jù)填上適當(dāng)?shù)膯挝弧?br>(1) 某同學(xué)身高 1.62
m
。
(2) 人正常步行時的速度約為 1.4
m/s
。
答案:m
m/s
2. 如圖所示,秒表記錄的時間是
9min25.7s
。

答案:9min25.7s
3. 如圖所示是從同一位置、同一角度先后拍攝的兩張照片。坐在石塊上的小女孩放開手后看到,編號為
1
和
3
的小孩運動了,她所選的參照物是
電線桿
。

答案:1
3
電線桿
4. 如圖所示是“刻舟求劍”的典故。鄭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而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得
運動的相對性
的物理知識所致。

答案:運動的相對性
5. 如圖所示,圖(a)和圖(b)分別表示運動員游泳快慢的兩種方法,其中圖(a)表示
相同時間,路程越大,運動越快
,圖(b)表示
相同路程,時間越少,運動越快
。

答案:
相同時間,路程越大,運動越快
相同路程,時間越少,運動越快
6. 自然界中物體的運動是豐富多彩的,有的速度很大,有的速度很小。
(1) 你知道自然界中速度的最大值是
3×108 m/s
,測得光從太陽到地球所花的時間為 8 min 20 s,則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
1.5×1011 m
。
(2) 一只刺猬用 15 min 跑了 260 m,那么它的速度為
0.29m/s
。
答案:3×108 m/s
1.5×1011 m
0.29m/s
7. 小萌騎自行車上學(xué),以自行車為參照物,小萌是
靜止
的。若小萌以 5 m/s 的速度從家里騎車 10 min 到達學(xué)校,則小萌家距學(xué)校
3000
m。
答案:靜止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