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某校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呼吸過程中某氣體含量的變化,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 實驗時,在“呼吸處”做緩慢吸氣和緩慢呼氣的動作。吸氣時,用夾子夾緊
B
(選填“A”或“B”)試管的橡皮管;呼氣時,用夾子夾緊
A
(選填“A”或“B”)試管的橡皮管。在實驗中,設置 A 試管的目的是
進行對照實驗
。
(2) 進行多次反復吸氣和呼氣后,澄清的石灰水明顯變渾濁的試管是
B
(選填“A”或“B”),證明呼出的氣體中
二氧化碳
的含量增加了。
(3) 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由細胞中的
線粒體
(填細胞結構名稱)分解有機物產(chǎn)生的。
答案:
(1) B A 進行對照實驗
(2) B 二氧化碳
(3) 線粒體
1. 體外膜肺氧合是一種體外生命輔助技術,其核心結構之一是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氣體交換器,其主體部分由中空纖維膜制成。人工肺可在患者自身肺功能出現(xiàn)衰竭時使用,有效提高血氧飽和度,降低死亡率。下圖是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 人工肺代替患者的肺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進行氣體交換
。
(2) 血液流經(jīng)人工肺之后,血液中氧含量變
多
,二氧化碳含量變
少
。
(3) 與人工肺不同,正常人的肺富有彈性,當肋間內(nèi)肌和膈肌
舒張
時,肺會收縮導致呼氣;下圖中
Ⅱ
階段代表吸氣過程中肺內(nèi)氣壓變化。

(4) 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較高,如所用膜材料應該只允許
氣體(氧氣和二氧化碳)
通過而不能讓
血液
滲出。
答案:
(1) 進行氣體交換
(2) 多 少
(3) 舒張 Ⅱ
(4) 氣體(氧氣和二氧化碳) 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