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課內(nèi)閱讀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4.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1)沙鷗翔集(
停息
)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處在
)
(3)是進亦憂,退亦憂(
在朝廷做官
)
(4)微斯人,吾誰與歸(
歸依,一道
)
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6.選文中“古仁人之心”或許不同于上文提到的兩種表現(xiàn),原因是“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原文填空)。聯(lián)系全文看,這里的“古仁人”與“
遷客騷人
”形成了對比。
7.“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具體指的是什么?
①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②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8.“是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和“退”分別指什么?
進:居廟堂之高;退:處江湖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