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學常識填空。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俄
國偉大的作家,出身貴族,但是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他全部的創(chuàng)作時間有六十多年。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他的代表作《
戰(zhàn)爭與和平
》《
安娜·卡列尼娜
》《
復活
》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不朽名作。
答案:俄;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一、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抽噎(yē yè) 攙(cān chān)扶
粗糙(cāo cào) 和(huó huò)藥
收斂(liǎn niǎn) 瞻(zān zhān)仰
答案:yē chān cāo huò liǎn zhān
二、照樣子,連一連。
形勢 嚴格 堅持 崗位
措辭 嚴厲 堅定 原則
要求 嚴峻 堅守 信念
答案:形勢——嚴峻
措辭——嚴厲
要求——嚴格
堅持——原則
堅定——信念
堅守——崗位
三、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 “老班長猛抬起頭,看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著說:‘我,我早就吃過了??吹酵肜镞€沒吃干凈,扔了怪可惜的……’”這里的語言描寫表現了老班長是一位節(jié)約糧食的人。(
×
)
2. “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這句話表達了“我”當時心疼老班長,對老班長深深的愧疚之情。(
√
)
3. 這篇課文是按照“老班長煮魚湯→我們喝魚湯→老班長嚼魚骨→老班長壯烈犧牲”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來推進故事的。(
√
)
4. “金色的魚鉤”這個課題告訴我們,老班長用這個魚鉤解決了“我們”過草地時糧食緊缺的困難,他舍己為人、忠于職守的精神如金子一般,閃閃發(fā)光,永垂不朽。(
√
)
答案: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