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的門客們可看不順眼了,對藺相如說:"您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么要怕他呢?"藺相如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門客們說:"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還會怕廉將軍嗎?秦王之所以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攻打我們。我之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綁著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請罪,連忙出來迎接。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
1. 這段話是根據(jù)
司馬遷
寫的《
史記
》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編的。這個故事就是成語
負荊請罪
的來歷。
2."秦王我都不怕,還會怕廉將軍嗎?"這句話的意思是(
B
)。
A. 秦王我不怕,可是我怕廉將軍。
B. 秦王我不怕,我更不怕廉將軍。
C. 秦王我不怕,我有點怕廉將軍。
3."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這句話與片段中相對應的句子是:
秦王之所以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
4."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這句話與片段中第
2
自然段的內容相對應。
5. 從課文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藺相如是個
寬容大度、深明大義
的人,廉頗是個
知錯就改、善于接受意見
的人。